30天30本書30篇讀書筆記,今天分享第4本書《給孩子的五頂學習帽》,依然是學習力主題。
這本書閱讀用了47分鐘,寫作用了1小時,編輯修訂上傳45分鐘,從明天開始,自己動手作圖,把精華內容用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自我精進的過程就是這樣,只要行動了,新的想法不斷涌現,效能每天進步一點點。
因為我是一個15歲孩子的媽媽,對教育類書籍的閱讀有一定的積累,理解力池子有些基礎,所以看書的速度稍快一些。
每個孩子從出生時的一張白紙到18歲長大成人,學習是這18年最重要的事情,也是父母付出心力、時間和財力最多的時間。
第一次為人父母,很多的爸爸媽媽覺得孩子有各種各樣的麻煩,寫作業磨蹭,上課不專心,學習沒興趣,學過的知識很快就忘了,考試成績下滑嚴重,偏科等,簡直有點應接不暇,焦慮無比。
雞娃、牛娃、小升初,中考、高考這些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但是,孩子缺乏學習的內驅力,沒有學習意愿,就像一輛豪華外表的勞斯萊斯,無論你如何給他加油,多么用勁地推,他就是踩著剎車、不打開發動機。
父母急得冒火,孩子我自”巋然不動“,怡然自樂。
我們該如何來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呢?怎樣讓孩子成為一個被動學習,不催不吼不叫就不學習的”學困生“,到自主學習的優等生呢?
作者用5頂顏色的帽子代表五維學習力,白色的帽子代表學習內驅力,紅色帽子代表情緒自控力,黃色帽子良好的習慣自控力,藍色的帽子代表學習競爭力,黑色的帽子代表學習抗逆力,有了學習抗逆力,孩子在遇到所有困難的時候能夠爬起來繼續前行。這5頂帽子,給父母5個角度,引導孩子擁有自主學習力。
只有培養受用一生的自主學習力,才能讓孩子擁有終身競爭力。
智慧的父母借力使力不費力。
一、白色學習帽:學習內驅力
1、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強調努力而不是天賦
什么是成長型思維呢?
成長型思維就是不服輸,認為自己的能力,能夠通過努力獲得提升。
不自卑,專注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甩鍋躺平。
不自滿,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當別人成功的時候,主動為別人鼓掌,看到別人付出的努力,見賢思齊。而不是自我否定、自卑。
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呢?
l 強調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賦
比如,孩子有一次試卷上有了錯題,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應該這樣說:“我看到這道題你沒有寫對?如何下一次這一道題不再做錯呢?你可以怎么做呢?多練習幾遍會不會對你有幫助呢?
l 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簽、下定義,評論
給孩子貼標簽,是非常粗暴的行為。”你很笨”、“你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你就是沒有數學細胞”“男孩都是粗枝大葉“等。
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應該這樣說:”這次,這件事情做錯了,我相信你能從這件事當中學到一些什么,下一次一定會比這一次做得更好。”
l 調整自身的思維方式
孩子,我看到你這次考試得了59分,你對自己的分數有什么想法嗎?你這次考的分數低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失誤?以后需要注意哪里呢?錯題現在會做了嗎?需要爸爸媽媽幫幫你嗎?
父母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難,遇到了自己不會做的內容,也不能輕易放棄,而應該去想:我該怎樣開始做起來呢?有了錯誤,要能夠吃一塹,長一智,我下一次該怎么樣避免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呢?
2、激發內驅力,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激發孩子內驅力的三個要素
l 歸屬感
我們經常說家是孩子愛的港灣,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歸屬感就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接納,認同和包容。
比如說孩子考得差了,嚇得不敢回家或者涂改分數,這是孩子沒有被接納的表現。
如果孩子拿著試卷坐下來和父母一起來面對考得不好的現實和結果,共同商討下一步的改變方法,這樣的孩子,歸屬感就建立起來了。
培養孩子的歸屬感,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要讓孩子知道,尤其是在家里置辦大件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參與,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
也可以讓孩子做自己最拿手的菜讓全家人來品嘗,這樣的小活動都可以增加孩子的歸屬感,覺得父母離不開他,他也離不開父母,彼此依賴。
l 自主感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的決定負責。
讓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擁有掌控權。
比如,孩子要不要報課外班,報什么樣的興趣班,父母可以指導,可以說出自己的看法,最終還是要聽從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從小就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決策,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l 成就感
成就感就是有做好事情的能力和信心。
比如。孩子做了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可樂雞翅,端到餐桌上,被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非常的有成就感;
當孩子考了一次全班第一的時候,當孩子的作文被當做范文朗讀的時候,孩子的成就感都是油然而生的。
3、建立目標感,收獲達成目標的喜悅
很多家長都曾經和孩子定過這樣的目標:這個學期你只要期末能進前10,我就滿足你一個心愿,什么愿望都可以實現。或者老師要求這學期讀完15本課外書,你如果完成了任務,暑假我就帶你去**地方玩。
父母威逼利誘,讓孩子去努力完成目標,這是一種短期的效應,不能讓孩子的學習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6步目標法,激發學習內驅力
l 誰說了算?激發動機,讓孩子自己確定目標
l 跳一跳,夠得著,把大目標拆解為一個個難度適當的小目標
l 和孩子約定提醒信號,主動提醒
l 微小的成就感讓階段性成果清晰可見
l 及時總結,根據變化適時修正目標
l 儀式感,及時鼓勵孩子
4、積累成就感:在鼓勵中成長
父母不僅僅應該信任孩子,還應當引導孩子信任自己,幫助孩子,讓他自己成為自己成長道路上的探索者。
比如,經常真誠地告訴孩子,我相信你有做好這件事情的能力。
我看到你每天晚上都堅持閱讀30分鐘,今天是第7天了哦。
謝謝你給媽媽幫忙,今天提著一大兜蔬菜,從超市到家里樓上。
5、收獲價值感,是持續學習的熱情源泉
l 找到適合孩子能力的學習區,使其獲得心流體驗
我的初中生兒子,他感覺背1600個考綱單詞太多了,太難了,簡直不能完成。
我讓他先從每天背5個單詞開始,慢慢地往上加,現在一天可以背50個。
有時候孩子玩得正高興的時候,你想讓孩子學習,不妨降低目標,讓孩子從10分鐘開始學起。
l 幫助孩子找到他的興趣和能力優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兒子的記憶力很好,每周的周清作業總是第一個完成。
政治、歷史、語文、英語這樣的科目,成績普遍比較好,因為這是他有優勢的地方,但是數學和物理科目,就不太行了,學習起來很吃力。
l 用成就感和使命感幫孩子提供持續的動力
比如,想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家長可以在孩子成功打卡一周的時候,將孩子的閱讀記錄和感悟打印出來,貼在孩子的臥室中。
有的孩子不自信,可以把孩子得分很高的試卷、老師評為優+的作文,都裝裱一下,放在孩子的房間里。
我兒子在背單詞比賽當中獲得了速記冠軍,我就把這一個證書放在了他的床頭。
要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價值感,一定要讓孩子從學習當中真實的感覺到“我能行,我可以”。
二、紅色學習帽:情緒自控力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父母會有河東獅吼的時候,其實孩子也會有情緒失控的狀況。
如何教孩子可以情緒自控呢?
1、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教孩子正確地處理情緒
吃到美食的時候要盡情地表達,好美味呀,太幸福。
感覺悲傷的時候可以說,想找個地方哭會兒。
當孩子一個人坐在角落里神情落寞時,你可以說,你看上去有點孤單。
結合當下的情形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啟發孩子更好的認知情緒,進行共情式溝通。
2、家長減少無效的說教,從家長多說到孩子多說
幾乎所有的父母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都會說:注意坐姿,不然會駝背,還會近視。寫作業的時候要專注。家長苦口婆心諄諄教導,孩子卻不得要領,心生厭煩。
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轉筆、玩東西時,你可以問問他是不是題做不出來了?
是不是這個題有點難?
每次提醒孩子,寫作業之前都要做好準備,筆記本、提前喝水、上廁所等。
只要有了約定俗成,孩子慢慢就會形成做作業的良好習慣。
3、充分利用犯錯,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很多家長,都會因為孩子重復犯同樣的錯誤,而大動肝火,為什么孩子會把父母的批評和提醒當作耳旁風,在一些問題上一錯再錯呢?孩子是怎么想的呢?
心理學家馬奴?卡普爾,曾經提出過“有效失敗”這個概念,他把成功分為有效成功和無效成功,把失敗分成有效失敗和無效失敗。
有效失敗就是讓孩子得到經驗教訓的,無效失敗則是孩子失敗了,且沒有得到任何的啟示和收獲。
比如,老師布置每一個孩子寫一篇作文,有的孩子,通過上網搜索或者看作文書,很快就找到了優秀的范文和案例,拼拼湊湊的改寫下來了。雖然完成了老師的作業,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和表揚,然而這個學習成果卻是無效的成功;
另外一個孩子則是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通過自己遣詞造句和構思,寫出一篇不那么完美,卻飽含真情實感的作文。
孩子犯的錯不一定是陷阱。你要把錯誤轉化成經驗。
比如,孩子某一次英語考試沒有考好,父母就讓孩子取消周末的踢球活動,如果考試成績掉出前10名限制購買玩具。
其實,我們可以換一個方式來解決。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這次沒有考好,你一定也很難過,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你為什么會出錯。針對孩子試卷上的錯誤和孩子一起討論相關的知識點,需要在哪些方面強化練習。
孩子從呀呀學語到長大成人就是在不斷地試錯中獲得成長的經驗,從而掌握生活技能,增
強各項能力。父母要做的就是陪伴與糾正,幫助孩子一點點進步。
三、黃色學習帽:習慣自控力
培養一個自理、自律、專注、高效、獨立的孩子,當然是父母希望做到的。
前不久,新修改的課程標準中,要求孩子要學會做飯,學會做家務。
培養孩子做家務可以讓孩子自理能力更強。
讓孩子從整理自己的房間開始,第1次可以和孩子一起來整理他的房間,告訴孩子應該怎樣歸類,怎么收納、如何洗衣服,如何投遞洗衣液等,甚至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個整理房間的時間安排表。
專注力是學習力的核心,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首先,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排學習時間。
什么時候寫作業,寫多久,先寫什么作業等,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數字鐘,讓孩子規劃自己的寫作業時間。
專注力的養成有4步法:
第1步,避免做那些破壞孩子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孩子正在全神貴注寫作業的時候,不要一會兒去遞水,一會兒讓孩子吃水果等。
第2步,及時清理周圍讓孩子分心的事物。
孩子寫作業的書桌上,只放上一本書,一支筆就可以了,不要有玩具、課外書,手機等,這些東西都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第3步,可以拿舒爾特方格和孩子進行有趣的競技活動
第4步,鼓勵孩子建立屬于自己的專注力銀行
父母平時要注意發現孩子的專注力高光時刻。
比如,孩子可以持續畫出10種不同表情的人物臉譜,中間不間斷。
可以很認真的觀察小螞蟻搬家。
每天很認真的專注練一頁字。
每天做完作業后都認真的復查一遍
4、藍色學習帽:學習競爭力
教育領域的內卷現象已經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有雞娃,有牛娃。
利用筆記、深度閱讀、高效記憶,思維訓練等方法,激發孩子的內在競爭力。
l 讓孩子學會提問,激發孩子的自主體驗
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提問題
比如KWL提問表,
步驟K: known,我已經知道了什么
步驟W:Wha,關于這個學習主題,我想知道什么?
步驟L:Learned,關于這個學習主題,我學到了什么?
每天讓孩子就自己當天學習的一個學科,提出2~3個問題,讓孩子試著自問自答,然后再由家長還協助孩子尋找問題的答案和解決辦法。
l 高效記憶
可以讓孩子通過背英語單詞來鍛煉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比如一周內記住300個單詞,讓孩子根據遺忘曲線,制作記憶表,分解記憶目標,然后執行。
單詞或許很枯燥,但是可以通過聲音,圖像,視頻、卡片等多種學習方式來豐富記憶的形式幫助孩子記憶單詞。
l 深度閱讀
朱永新老師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教育部對語文科目的關注度持續升高,還提出了9年義務教育學生課外閱讀總量須達400萬字以上。也就是說應該在9年時間里讀200本書。
如何培養孩子的深度閱讀能力呢?
第1步,就是讓孩子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本書講的是什么內容?我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嗎?
第2步,讓孩子去注意情節是怎么發展的?怎樣理解這些人物,可以如何評價等
第3步,可以在每次閱讀之后,和孩子一起對內容進行概括,讓孩子講給你聽
五、黑色學習帽:學習抗逆力
學習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考差了,是一蹶不振、垂頭喪氣還是思考解決方案,保持樂觀的心態?
1、幫助孩子改變玻璃心
如果孩子學某一樣東西,怎么也學不會,比如,游泳、彈奏一首曲子,跳繩,物理等,感到很失敗。
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面對困難,一定要肯定孩子做得好的一面,只要取得一丁點的進步,就要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父母要無條件地接納孩子,讓孩子知道,無論面對何種情況,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父母是孩子的底線還是天花板,以輕松愉快的方式掌握這5力,給孩子強大的精神支撐和內在動力,做父母是一場深刻的修行。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