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中的此河是指大運河(盡道隋亡為此河大運河)
引言
隋朝存在的時間很短暫,但是卻在歷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西晉滅亡后時隔二百余年重新建立了統一的王朝。開通了對后世影響重大的運河,沿河的城市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運河對于城市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它們的規模、分布、等級都因為運河而發生改變,運河促進了沿岸城市的經濟發展,一些城市也因為運河而崛起。
這些沿河城市的興起反過來也維持著運河的暢通,運輸量逐漸的增加,對運河進行維護、疏通,促進了運河的經濟功能。隋朝存在的時間很短暫,但是遺留下來的運河延續至后世,促進了沿河城市的發展。
運河的開通首先帶動了沿河城市的發展,快速的興起了一批運河城市,而這些新興的城市又強化的運河的功效,運輸、經濟、交通等。溝通了南北的交往,不斷的維護運河進行疏通保養,維持運河的暢通達到一種互惠互利的狀態。
一、南北大動脈的開通
從東漢末年以來天下紛亂的局面,由隋朝終結一個統一的帝國重新出現,將南北獨立的狀態解除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隋文帝統一全國后,注重恢復發展生產、減輕人民的負擔、興修水利盡快使久經戰亂的社會恢復的正常中去。
隋朝大規模的開鑿運河,南北的交往更加便捷商業運輸更加方便,運河航運帶給兩岸城市新的發展動力,促進了城市的興起加快了南方經濟的發展。隋朝雖然沒有享受運河帶來的福利,但是唐朝及之后的朝代運河成為了重要的交通運輸線,維系著眾多城市的興衰。
隋朝時運河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此時南方地區在全國的經濟繼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隋唐時期的全國政治中心是在北方黃河流域,北方邊鎮常常有重兵把守,這三者的距離非常的遠,因此將它們緊密的聯系是統治者急需做的。古代的交通無非就是陸上和水上兩種,而陸上運輸運量小成本高,遠遠不如水運,因此開鑿溝通南北的運河便成為了統治者的最佳選擇。
之所以會在隋朝時開鑿運河,是因為前面的三百多年中處于戰亂之中,而且之前南方的經濟發展尚不充分,隋朝時將全國統一建立了強有力中央政府,南方的經濟也在全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此龐大的運河只有在大一統的政權中才可以進行,隨著隋朝的興盛在積累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后,便開始動工開鑿規模龐大的運河。
運河的開鑿有著重大的意義,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隋煬帝繼位后開始一系列龐大的工程,全國的中心轉移到了洛陽,以洛陽為樞紐連接南北大運河。
大業元年(605)開始修建運河,分四段修建征發河南、淮北等地的民眾開鑿通濟渠,先將洛陽和黃河溝通,在將黃河連貫到山陽。同時征發淮南民眾重新疏通邗溝連接長江。永濟渠,在大業四年開始修建,從洛口到達涿郡用以對北方用兵。大業六年(610)開通江南河,連通長江到達余杭,連通錢塘江。四段運河連接在一起成為了溝通南北的大動脈,全長五千余里。
大運河的開鑿,自古以來便有著不同的評價,有人認為運河功在千秋,同樣也有人認為運河加快了隋朝的滅亡。隋煬帝開通運河確實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很多的百姓因此而喪命。但是這條運河的作用卻也是非常巨大的,連貫了五大水系將南北的距離縮短,使得交往更加便利南北的聯系日益密切。
運河的連貫也有利于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管控,加強了對全國的控制力強化了國家統治,運河為唐朝的強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運河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南方的糧食以及各種商品可以便利的運到北方。唐朝的關中地區的糧食便要依靠運河的輸送,商人們也往來于運河之中“商旅往還,船承不絕”,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進一步加深。
二、運河城市的興起
運河的開通促進了沿河城市的發展,水上運輸的運量要超過其它方式的運輸,其成本也要低很多,因此很多的商人便會選擇水運。這樣沿河的城市便成為了商人們經常光顧的地方,“公家漕運,私人商旅,舳艫相繼”。
運河開鑿之后,揚州、廣州、交州、益州等州商旅不絕,沿河的眾多城市因為運河而繁榮起來。在運河的周圍形成城市帶,全國的中心關中地區利用運河將南北的城市聯系在一起,加強了國家對全國的控制,南北的交往更加便捷,運河促使隋唐時出現了世界性的大都市。
- 揚州成為國際商業都市
隋朝開通南北大運河,將邗溝納入到運河的體系當中去,而揚州的位置便非常的重要。隋煬帝時期揚州的政治地位提升和京城一樣。唐朝時南方的經濟地位愈加的重要“賦之所處,江淮居多”,運河源源不斷的將南方的財稅運到北方。
揚州的作用就非常重要成為溝通南北的樞紐,迅速的發展成國際商業都市,運河促進了揚州的發展。揚州位于運河和長江的交叉點使其成為了江淮地區的中心城市,運河對于揚州的影響是巨大的,正是因為運河的開通將揚州從區域性的城市提升到了全國性的都市,為其經濟的繁榮創造了條件。
- 杭州商業的興起
杭州在江南運河的南邊,在大運河的南端。唐朝時杭州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成為了重要商業城市和對外貿易的港口。運河的開鑿提高了杭州的地位,杭州為江南河最南端的城市有著重要的地位。唐朝初期杭州有三萬余戶居民約十五萬人,開元時期杭州有八萬六千余戶,唐朝的后期杭州已經成為南方的重要城市“江南列郡,余杭為大”,五代十國時錢氏占據這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富庶盛于東南”。
- 汴州南北物資的中轉站
通濟渠將黃河和淮河連通,在這附近的汴州是南方物資運送至長安、洛陽的必經城市,汴州不僅水運交通方便,陸上交通同樣便利。隋朝時汴州便有了一定的發展,在城中已經出現臨街開店的場景,其商業有了一定的發展,運河促進了汴州的商業發展。
唐朝時全國政治中心在關中地區,而江南地區是比較富庶的,將南方的物資運送到北方就必須要用運河,因此漕運在唐代非常的重要,統治者們非常重視運河的維護,保證運河暢通無阻。運河的繁榮使得汴州的經濟有了快速的發展,成為唐朝重要的商業都市。而五代時汴州(開封)繁榮不減,有多個政權將都城立在此地,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這些政權的都城全部是汴州。
因為運河興起的城市還有很多如楚州、泗州、淮陰、潤州、宋朝時的宋州等等,這些城市都因為運河而興起,成為了南方重要的商業城市。
運河與沿岸城市盛衰與共
在隋唐時期開通的運河,改變了沿途城市的發展方向,促使一批商業城市的興起。航線的交匯處、起點、終點都有繁榮的城市崛起,運河對城市的影響非常巨大。它改變了城市的結構、布局。運河給沿途的城市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揚州城受到運河的影響而繁榮起來,成為一座商業都市,在城中水系的周邊出現了很多臨街設店的商鋪形成了商業街,揚州因為運河而不斷的繁榮。
統治者們為了保障南方物資運輸到北方,加大力度維護運河強化對揚州的統治,揚州和運河的綁定更加緊密,正是因為這種深度的依賴,當運河出現問題時便會受到重大的影響。
唐朝后期長江主干部分南移,使得瓜洲和揚州間的水面變窄,海浪無法沖擊進來這樣泥沙便會越來越多,長時間泥沙的淤積使得瓜洲和長江北岸連接在一起,揚州運河港口的作用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瓜洲、杭州、太倉等城市。
來往揚州的船只便大大的減少,揚州的繁榮和運河有著緊密的聯系而當運河阻塞,揚州便失去了南北物資中轉站的地位最后逐漸的衰落。同樣的杭州、開封等城市也如揚州一樣,其興衰和運河有著緊密的聯系。運河成就了一批城市的繁榮,而隨著運河航道的改變最終也使得這些城市衰落。
總結
隋唐時期運河與城市的關系相互影響,運河的開通給沿河的城市帶來了強大的發展動力,給予了它們獨特的發展機會,這些城市因運河而興起,成為全國重要的商業都市。
這些城市繁榮之后為了自身的發展會不斷強化運河航運、交通,維護、疏浚運河使運河可以長期的暢通維持自身的繁榮,這樣運河與城市便有著一種互惠互利的關系兩者共同發展、相互依存,但是當一方遭到破壞后而另一方也會逐漸的衰落。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