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不愿上學(孩子不愿意上學了)
“我不想上學了!”聽到小美(化名)這句話,家住大連中山區的劉先生和愛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所有的父母們,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叛逆厭學,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可以找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要指導方案,從孩子的心理建設,到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的引導,都會有具體的指導步驟。
這兩年
夫妻倆為孩子的上學問題操碎了心
沒想到竟是這樣的結局
小美漂亮乖巧,學習成績特別好,是家長公認的好孩子,同學眼里的優等生。劉先生夫妻早早就買好了學區房,給小美找了一個特別好的中學。
轉變是從初一的第一次考試后發生的。這次小美的考試成績在班級里排中等。而在小學時,同學們喜歡圍著她,老師也常常表揚她。到了新環境后,小美本就不太適應,考試成績不理想讓這種不適應更嚴重了。
“我要換老對兒!”考試后不久,小美就讓父母去找老師。她說老對兒人不好,惡毒,總是譏諷她。父母勸了半天,教她如何跟老對兒好好相處。然而小美大發脾氣:“要不我就不上學了!每天上學都難受!”
父母實在沒辦法,找到了小美的老師。老師并不贊同小美換老對兒,找小美聊了幾次。小美舉出無數例子證明她沒法忍受下去了。考慮到小美堅決的態度,老師給她換了個品學兼優的老對兒。
平靜了幾個月后,小美又折騰起父母:“老師影射我!她對我有偏見!”
怎么回事呢?原來,上勞動課時,老師批評“有的同學嬌生慣養,毛病太多”,小美認為老師是在說她。她告訴父母,自從換老對兒后,感覺老師對她有偏見了,說話時經常含沙射影,讓她如坐針氈。
真是這樣嗎?小美父母找到老師和同學了解詳情,得知老師一直挺愛護她的,希望她能盡快融入班級,并沒有針對她。然而,小美并不接受,堅決要換老師換班。她開始在家里不停地鬧,之后就不上學了。
小美的父母帶著她去見了心理咨詢師。咨詢師說,小美是成長中出現了問題,需要疏導,換老師和換班級都沒有用,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去面對成長中的困難,讓她靠自己的力量戰勝困難。
然而咨詢了幾次后,小美并沒有什么改變,仍然堅持要換老師,否則就不上學。眼瞅著孩子要上初二了,小美的父母怕耽誤學業,不顧咨詢師的阻止,把她轉到了另一所中學。這次小美保證:換了新環境,我一定會好好上學!
結果如同咨詢師說的一樣,小美好了一段時間后,又鬧了起來。這次她直接說:“我不想上學了!老師和同學都對我不好,這個學校也不好!”
心理咨詢師
孩子如果自己放棄成長,誰也救不了
小美明顯是成長過程中出了問題。而父母的包辦代替,又讓她更加喪失了自救能力,成長為一個“巨嬰”。
人成長的兩次自我覺醒分別為3歲左右和性成熟這兩個節點,而第二個節點最為重要,父母忽略了第一次覺醒節點后,應在第二個節點引起必要的重視。而孩子自己要利用好第二次覺醒的機會修正自己,為自己的成長負責任。
孩子小時如同一個空杯子,只能被動接受大人的安排,這個時期原生家庭的影響力非常大。但是三歲以后,孩子有了獨立的意識。而上小學后,接受了大量的外界知識,孩子開始逐漸明辨是非,有了自我反省的能力,同時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而孩子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成長,提高抗挫折能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內在驅動力占比80%以上。而小美就是在內在驅動力上出了問題,換句話說,面對困難,她放棄了自己的成長。
人活著是為什么?答案也許不大一樣,但大都不離兩個字——幸福。幸福是怎么來的?那些停止生長的“巨嬰”并不了解,幸福就是自由,就是自己的生存能力,是擺脫對大人的依賴,自己完美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是靠自己獲取成功的能力。這是幸福人生的核心利益。
小美只有意識到這一點,讓自己成長起來,勇敢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而不是做一個躲在父母羽翼下逃避困難的“巨嬰”才會解決自己的問題。而父母也必須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成長中的問題,而不是幫著孩子繞道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