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家長不喜歡和孩子玩)
那次閨蜜在群里說了這樣一件事情,說是她家6歲的兒子,剛剛上一年級,忽然變得酷愛學習,每天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停的寫,不是寫作業,就是練字,要不就是讀拼音,要不就是看課本,學查數。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閨蜜開始還很欣慰,覺得別人家寶寶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她家的孩子卻不喜歡玩也不出去鬧,更不纏著要這要那,就算是生日禮物,今年也只要了一件學習機,還每天都在用。
用學習機專心學習。
有一天正好閨蜜和老公不加班,于是閨蜜就問兒子,帶他去動物園玩可不可以啊?本以為兒子會興高采烈地答應,沒想到兒子卻小臉一正,嚴肅地告訴他們,不行,他沒空,要學習,不然就要被同學落下了。
開始閨蜜還在群里經常拍兒子伏案奮筆學習的小視頻炫耀,然后寶媽們也都轉發她兒子的視頻給自己的熊孩子看,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沒事就各種寫。
可是時間久了,閨蜜就發現不對勁了,兒子從開始一直就不出去玩,也不看電視、動畫片等小孩子喜歡的東西,就連上幼兒園時喜歡的玩具也不要了,全變成了文具或者書本。
由于我這位閨蜜沒入職之前是教幼兒園的,有幼師證,正八經的科班出身,她突然想起上學時學過的幼兒心理學上說這種類似某種事物依賴癥的表現。
比如有的小朋友會喜歡洋娃娃,迷戀某一件玩具,或者衣物等等,而自己的兒子,應該就是“學習依賴癥”。
精神上依賴學習的癥狀。
01.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學習依賴癥”
依賴癥是指帶有強制性的渴求,追求與不間斷地從事某種活動,以取得特定的心理效應,并借以避免戒斷是的戒斷綜合癥的一種行為障礙。
“學習依賴癥”則是以“依賴癥”為基礎,衍生出來的與借助強制不斷學習而形成的現象。區別于上述幼兒“戀物癥”,這是一種源自精神方面的依賴行為。
而閨蜜的兒子,恰好滿足了這種癥狀的條件,主要表現在以下3點:
一、沒有同齡人的興趣和愛好,大多時間都在學習。
閨蜜了解到兒子對其他小朋友喜歡的東西都沒有興趣,心目中只有學習。
孩子一旦有了這種“學習依賴癥”,那么他的內心只是把這種癥狀當做精神寄托,而并不是真正的想去學習。只有在學習中,他才能找到自我和安慰。
從學習中尋求心理安慰。
二、時常焦慮自己的學習成績,并帶有強迫性質強迫自己去學習。
兒子時常和閨蜜說誰誰誰又超過他的,隨堂小考平時都考的沒他好,這次超過他,他特別不開心,還是自己不努力的結果,所以一回到家就學到很晚。
這種情況已經是帶有強迫性質的學習了,這是一種心理強迫式追求成績,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孩子的一種小小的虛榮心在作怪,只不過被孩子無限放大化了。
強迫學習成為自己的習慣。
三、過于渴望表現自己,渴望得到他人贊美。
有的孩子,純粹是渴望表現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贊美。
一般這樣的孩子都比較爭強好勝,不喜歡落于人后。但是一旦被這種思想所奴役,那么孩子的內心世界將只有一個目標,而這種目標會讓學習這件事情變得偏離了正常的軌道。
我就這樣,愛誰誰。
02.“學習依賴癥”對孩子的危害
?孩子一旦有了這種“學習依賴癥”,而父母又沒有及時發現的話,那么,這將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影響。
首先就是行為習慣上的影響,這會讓孩子們不懂得用業余生活與自己的學習生活相配合,導致孩子的大腦中只有學習學習再學習,從而失去了很多孩子應該具備的童真童趣。
其次就是精神思維上的影響,孩子沒有了其他樂趣,相對于社交交際方面就會比較孤僻不合群,有時候還會造成性格冷漠、抑郁等影響。
孩子容易孤僻不合群。
03.怎么做避免出現這種“學習依賴癥”
一般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因為父母疏于陪伴和交流造成的,有的時候還由于父母望子成龍心態過于強烈,導致孩子內心給自己太多壓力。
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會渴望得到他人贊美,而成人有自我控制能力,可以把握這種渴望的度,可是孩子太過年幼,他們沒有,所以,有的時候就會無法控制地去追求某一件事情的極致。
一父母多陪伴,并努力提升孩子某一方面的興趣。
一般擁有這種癥狀的孩子,通常都有一對忙碌的父母。閨蜜和老公就是工作忙的不得了,沒有時間管理孩子,一切全由孩子自己作主。
這樣,父母平時無暇管理孩子,孩子喜歡什么也得不到回應,自然而然的,孩子就會把重心轉移到學習上面。
所以,父母多陪伴孩子,并努力尋找孩子對某一方面的樂趣并著重培養,畢竟業余愛好可以為孩子在將來遇到坎坷時能夠解壓。
多培養孩子的業余愛好。
二帶孩子多出去走走,接觸大自然。
父母一定要盡可能的多帶孩子出去接觸大自然,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父母剝奪了孩子的童年,那么他這一段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都將會是蒼白的。
所以,父母陪孩子出去玩,讓大自然的美陶冶孩子的心靈,讓孩子恢復應有的天真快樂。
陪孩子多接觸大自然。
三經常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并降低期望值。
很多父母不懂得和孩子交流,有時候是因為不耐煩,太累,有時候是因為覺得孩子不懂得。實際上不要小瞧孩子的領悟力,不是有那么句話么,當成人的世界遇到棘手的問題時,你可以向一個幾歲的孩子簡單描述一下問題重點,然后詢問一下處理方法,多半會收到奇效。
所以,父母一定要把望子成龍的心態放平,有過多寄希望在孩子的身上,不如努力讓自己和孩子一同提高,還能夠提高家庭幸福指數度。
多與孩子交流溝通。
結語:
孩子酷愛學習,從來就不喜歡玩?父母多留意孩子的表現,警惕學習依賴癥。
拋開極個別屬于孩子自身因素,絕大多數有各種“依賴癥”的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原因造成的。
基本上也就是疏于陪伴、寄希望過高以及攀比心理造成,所以,父母在這些方面一定要耐心細致,不要給太多壓力在自己身上,更不要給太多壓力在孩子身上。
要知道,每個孩子都像是一種花兒,都有盛開的花期,我們只需靜待花開就好。
今日話題:親愛的寶媽們,你們的寶寶有沒有類似的依賴癥?大家又是怎么對待的?歡迎賜評!
歲月不語,靜待花開。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