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小女孩愛臭美怎么辦(4歲孩子知道臭美了應該怎么引導)
上周末家族聚會,4歲的小侄女“盛裝出席”。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小侄女五官標致,長得白白凈凈,本來是個挺漂亮的小姑娘,卻穿上一件大紅色外套,里面套著黃色卡通T恤,下身還搭配了一條花花綠綠的褲子,看起來“花里胡哨”,審美著實有些“慘不忍睹”。
堂妹看到大家怪異的目光,也是忍不住連連嘆氣,無奈解釋道:“最近小祖宗特別臭美,今天出門非要搭配這樣一套‘三原色’套裝,說了好幾次也不聽,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確實,相信家有女孩的各位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不知從突然哪天起,孩子就變得臭美了:
穿衣服要挑顏色鮮艷的,必須和小伙伴們有區別;
每次出門堅持自己選衣服,自己搭配;
有些女孩還會偷抹媽媽的口紅,試穿高跟鞋。
對此有家長還會忍不住擔心,害怕孩子變得不正經、虛榮、影響學習。
然而事實上,孩子“愛臭美”其實是好事,這恰恰代表她進入了“審美敏感期”,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升華審美觀念,正確認知美的內涵,將孩子的“愛美之心”利用好。
為什么孩子會“愛臭美”?
所謂“審美敏感期”,是指在2.5-5歲時,孩子會開始產生審美行為趨向,逐漸建立一套自己的審美標準。
開始時,孩子可能會追求事物的完整性,比如我們遞給她餅干,孩子會要求不能掰開,必須是一整塊,紙張不能有缺口,畫畫時不能出現錯誤等等。
緊接著,孩子會對美產生強烈地追求,具體表現為對打扮、穿著產生濃厚興趣,試著自己搭配服裝,涂媽媽的化妝品。
所以孩子“愛臭美”,其實是踏入了“審美敏感期”,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此時她們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美的理解,這是孩子與生俱來的一種天性。
孩子“愛臭美”是好事
首先,“愛臭美”有助于幫孩子建立健康審美觀念。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愛臭美”,恰恰代表其心理水平發展正常,如果我們能滿足孩子對美的需求,幫孩子順利渡過“審美敏感期”,自然可以幫其建立健康的審美觀念。
其次,“愛臭美”還有利于幫孩子樹立自信心。
孩子“臭美”,其實是一個為其樹立自信心的好機會。
當孩子精挑細選了一套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準備出門時,如果我們能對其給予肯定,往往可以幫孩子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使孩子學會自我欣賞,久而久之,變得更自信。
反之,有些家長會對孩子的“臭美”嗤之以鼻,甚至打擊孩子,不經意間就會為其留下心理陰影。
比如董卿曾在節目中提到,童年時父親對她管理很嚴苛,不讓她照鏡子,不允許買新衣服,不能把一丁點心思花在打扮上。
董卿說:“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每天把時間花在照鏡子上,不如多看書。”
正是因為父親這樣的教育方式,使長大后的董卿一度有些自卑:“我沒有安全感,沒有自信,所以做很多事情時只能用命去博,做到最好。”
寶寶“愛臭美”,家長該如何引導?
1.尊重孩子的愛美行為
美國4歲小女孩Mayhem平時酷愛時裝,小小的她常常會利用家里的紙片、圍巾,為自己制成“連衣裙”。
她的媽媽并沒有對她指責,而是找來了時裝秀上的照片、視頻,利用海報紙、包裝紙、絲巾等等,幫她將上面的禮服做成了兒童款。
因為媽媽的尊重理解,Mayhem大受鼓舞,后來還受到了著名時裝品牌J.Crew的青睞,成為最小的特邀設計師,成了“網絡紅人”。
當孩子出現愛美行為時,我們應該發現孩子對美的需求,給予尊重,積極引導孩子追求美、創造美,從而樹立健康的審美觀念。
2.引導孩子關注內在,給出意見
雖然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愛美行為,但在孩子“臭美”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關注內在,及時給出意見。
比如當孩子過于注重外在、衣著怪異、審美“低俗”時,我們都要注意引導,讓孩子認識到什么是真正的美,為其豐富美的內涵。
3.鼓勵孩子發現身邊的美
審美敏感期是為孩子培養其審美觀念的關鍵時期。
我們平時可以多引導孩子發現身邊的美,比如美不勝收的風景、很有設計感的建筑、漂亮的服裝設計等等,都能幫孩子樹立好的審美觀念,有助于培養其審美能力。
結語:
孩子“愛臭美”,其實是非常正常的行為表現,家長不必過于擔心。
當孩子處于“審美敏感期”時,我們要格外注意引導教育,鼓勵孩子發現美、創造美,未來才能生活得更多姿多彩。
今日話題:你家娃平時“愛臭美”嗎?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