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家長對孩子要做到哪三點(孩子上一年級,家長一定要做好這些準備!)
同事小麗的女兒今年上一年級,小麗說孩子上一年級,怎么我比孩子還緊張呢?孩子剛上一年級,父母害怕孩子跟不上,害怕孩子在課堂上坐不住等等,因為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也是孩子的一個小小的轉折點,所以家長比較緊張也是可以理解的。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除了緊張,做父母的還有點焦慮,害怕孩子不能適應小學生活,害怕孩子學不會,害怕成績不好會輸在起跑線上。那父母如何引導和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陪伴孩子度過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期,讓孩子喜歡小學生活
進入小學的孩子對小學的生活既充滿了好奇,也有一點點的緊張,因為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都需要孩子慢慢的去適應,所以一開始的過渡期很重要,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幫助。幼兒園時期孩子課堂紀律要求沒有那么嚴格,可是小學老師既要給孩子傳授知識,還要要求課堂紀律。有的孩子專注力好、坐得住就很快就能適應小學生活。
而有的孩子天生活潑好動,他可能不會老老實實坐上一節課,這樣可能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和責罵,而且老師也會給家長反饋說孩子上課好動或好說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作為父母本來就因為孩子上小學很焦慮,一聽老師說孩子上課不好好聽講,就又生氣又著急。有一個媽媽因為老師說孩子上課坐不住,焦慮的準備辭職做全職媽媽,來解決孩子上小學的問題。
作為父母當聽到一些老師講的關于孩子不好的反饋時,首先要做的是調整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要拿別的孩子來和你的孩子作比較,你回家要告訴孩子,媽媽聽老師說你最近幾天比剛開學的時候聽課更認真、更專注了。當孩子聽到鼓勵的話一定會想,明天上課我要更認真。如果你是批評或拿別的孩子和他作比較,他會很生氣,會討厭學校生活,因為在學校已經有很多規矩要遵守了,回到家還得挨訓。而父母和老師對他的認可和鼓勵,會增強他的自信心,更愿意上學。所以說作為一年級的父母一定要孩子先喜歡并愿意去上學。
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用耐心和愛心陪伴孩子
一年級老師會布置作業,并且對作業也會有一些要求,父母陪伴孩子寫作業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陪孩子寫作業不是盯著孩子挑毛病,越盯越挑毛病越崩潰。把你的期望值放低,當你的要求太高孩子達不到時,你會生氣郁悶,孩子也會很沮喪,整個學習氛圍會變得很崩潰。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父母陪孩子寫作業陪的雞飛狗跳的原因。家長認為很簡單的要求,孩子就是做不到。那是因為你和孩子的認知水平不在一條線上,還有一點就是不要看到別的孩子做到的事,你的孩子就一定也要做到的,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理解能力、認知水平都不一樣,不能用一個標準來要求。你只要用你的耐心去引導孩子去思考、去想辦法引導孩子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
就像孩子小時候學走路,有的孩子不到一歲就會走路了,有的孩子一歲二個月、有的一歲三個月會走路,每個孩子不一樣,孩子不會走路,我們也不會說孩子笨,當我們看到孩子會站,會邁開步子走時,我們的內心充滿了驚喜和驕傲,我們看孩子的眼神都是充滿贊許和鼓勵。孩子剛剛進入小學,其實就像他開始學走路一樣,需要父母的鼓勵、保護和贊許。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有自信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和挑戰。
那父母如何正確的陪孩子寫作業呢?
1、孩子寫作業時,不用總盯著他,剛開始一年級的作業一般不會太多,讓她自己寫需要你幫助的時候,讓他叫你。要讓他有時間觀念,可以買個時間沙漏放在書桌上。讓他自己根據作業多少預估一下做作業的時間,做完作業后他可以有自由支配時間,他可以去干他自己想干的事情,包括看電視、玩玩具等。如果他拖拉磨蹭,那他的自由玩耍的時間就會變少。這樣做可以慢慢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習慣。
2、做完作業先讓他自己檢查一遍,因為老師現在一般都要求家長檢查作業并簽字,他檢查完你再幫他檢查,你檢查出來錯誤時,把這個錯誤圈出來,讓孩子自己看看這個錯誤,讓他思考這個為什么會錯?是掌握不牢固,還是題目理解錯誤,讓他想想如何做才能把這個知識點掌握牢固。一定要引導他學會思考,思考老師是怎么講的?我又是怎么做的?和書上有什么不一樣?鼓勵孩子思考,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他為什么做錯呢?他是怎么想的呢?不管他說的對不對,你都要認真的聽孩子講,雖然他做錯了,但是在他的認知范圍內,也許他說的也有他的道理呢。目的是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培養他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只盯著一個錯誤,要長遠的考慮如何培養孩子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3、在給孩子檢查作業和引導他思考的過程中,你也可以了解到孩子哪些方面的知識點掌握不牢固,這樣你也可以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
4、老師講課對的是全班的同學,所以說可能有的孩子很快就聽懂了,可能有的孩子沒聽懂,你要告訴你的孩子,如果他在課堂上那個知識點沒聽懂,要讓他把沒聽懂的內容做標記,回來你和他一起去探討他沒聽懂的內容,幫助他把這些不牢固或沒弄懂的知識來理解透徹并掌握了。
5、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父母要學會冷靜,不要一看這么簡單就寫不好就生氣,你生氣發脾氣的結果只會讓孩子討厭學習討厭作業。你的目的是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激發他學習的興趣,所以當你覺得你很生氣不能控制時,請你離開一下,找一個房間冷靜一下,想想你是為了讓孩子有興趣學習,還是讓孩子推向不喜歡學習的道路上呢?用對待孩子學走路時的態度陪伴孩子學習。只有不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和孩子一起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難題,孩子才會慢慢的喜歡學習,才能讓孩子自我學習的內驅力激發出來。
6、當孩子愛學習、會學習了,越到高年級你就越省勁,但是在一開始你不要只盯著成績、你要做的是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默默耕耘,靜等花開,你要相信你的孩子,你的努力一定會有收獲,因為每個孩子的花期不同,讓孩子跟他自己比,每天都有進步。
三、讓孩子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陪孩子讀書,既能促進親子關系又能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什么有人讀書多的孩子聰明,因為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大腦的很多神經元會建立鏈接,就像孩子小時候讀繪本,看到那些圖畫他會去想象,也會用自己的語言去看圖講故事,看到書孩子就是在無意識的思考,這些圖畫講的是什么?圖畫中人物的心情怎么樣?孩子從圖畫中發現很多的知識和樂趣,陪孩子一起閱讀,不但能激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能增強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你會發現愛讀書、聽故事多的孩子,總是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可是也有家長說孩子小時候挺喜歡看書的,可是到了小學以后就沒那么喜歡看了,不是孩子不喜歡看了,是因為上了小學以后,你對孩子的看書有了各種各樣的要求,還有就是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已經識字了,就讓他自主閱讀吧,不再像以前一樣陪他讀書了,或者是你選的書孩子不感興趣。沒有不喜歡讀書的孩子,你要找到孩子的興趣點,選孩子喜歡、感興趣的書。還有就是繼續堅持陪孩子一起讀書,有一個爸爸說為了培養孩子愛閱讀的興趣,他陪孩子讀書從小學一直讀到初一,堅持這么多年,孩子一開始自主閱讀就是大塊頭的名著。現在社會高速發展,學習不是只在學校里,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而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無疑是受益終身的。
所以作為一年級的父母你要做的不是焦慮,是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會適應學校的生活,同時用你的耐心、愛心陪伴孩子學會如何思考?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同時堅持陪孩子讀書,讓孩子從小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一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他就會有學習的動力,他的自我內驅力就會非常強。加油,爸爸媽媽們!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