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父母對孩子學業過度焦慮的主要原因(家長作業焦慮綜合癥)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草根,受盡貧窮,吃遍苦頭,要多慘有多慘。所以,朱元璋每每想起那段歲月就很害怕,他不想再過也不想讓后世子孫也過那樣的日子。為此,他下令:不管子孫賢愚如何,一律“其生也請名,其長也請婚,祿之終身,喪葬予費,親親之誼篤矣”。一句話:后代啥都不用做,包養一切!200多年后,當明朝滅亡時,朱元璋的后代已達百萬之眾,他們寄生蟲般的生活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碾碎。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人是感情動物,尤其對子女后代,更是充滿了疼愛之情,連一向以冷酷著稱的朱元璋都是如此,何況普通百姓。但在對待子女學習上,無論史書、典籍還是小說、影視,我們都不難發現,從古至今都是嚴格要求的。即使是朱元璋那么疼愛后代,都要求老師們嚴格管束皇子們,甚至可以“體罰”,如罰站、用戒尺打手板心等。
映雪囊螢、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等,都在告訴我們,學習須刻苦才會有成就。即使家庭條件好,自身天賦好,學習也是很苦的。北宋初期名臣賈黃中,出身名門,老爸賈玭是進士。賈黃中天生聰穎,人稱神童,過目不忘。即使如此,賈玭對賈黃中的要求是:賈黃中5歲開始,每天早上,端端正正地站在老爸面前,把要讀的文章展開,賈黃中有多高,就讀、背多長的文章,謂之“等身書”。賈玭還不讓賈黃中吃肉,說等你學業有成了才吃肉。就這樣,賈黃中15歲考中了進士。
當然,朱元璋、賈黃中可能是極端個例。但我們也發現一個現實:自古以來,好像就沒有文字記載誰不用刻苦學習就能在學業上有成就的。即使是天才,也需要窮經皓首地博覽群書,增加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苦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也是讀過書的廣大家長的切身體會。捫心自問,靠讀書“起家”的人,誰沒品嘗過學習之苦?超級天才有可能除外,但你和你的孩子是嗎?品嘗過學習之苦的家長們,看到子女開始承受這樣的苦,心理頓時如朱元璋般失衡起來了。如果說這樣的苦是每一個孩子所必須經歷的話,家長就真沒必要為此太焦慮。
凡是有關孩子學習方面的事情,在新聞上從來就不存在“過時”的說法,總是保持“凍齡”的狀態,時刻都有熱度。最近一段時間,如班級排座引發家長焦慮、一分鐘跳繩多少次、孩子書包有多重等話題性新聞,又引發了一輪熱議,“減負”之說又浮出水面。
“減負”是老生常談,該不該減?我是高度贊同相關部門的權威說法的。為什么這么多年減負效果不大明顯?我也是同意相關專家的權威說法的。就拿書包多重來說,不管是小學還是初中,都開設了多門課程,每門課程都有教材,還有官方配備的學習資料以及做作業的作業本?,F在的教材、學習資料大多是大16開的開本有重量感。學生們把所有課程的書本都裝在書包里,書包能不重嗎?大家可以回家翻翻孩子的書包都裝了啥,是不是都是必須要裝的?
再說作業。拿初中生來說,語數外物化5門課程,每門老師布置半小時的作業不算過分吧?加起來,差不多就3個小時了。如果孩子有拖拉習慣,那做到深夜就不稀奇了。那么,作業該不該做?學習知識跟學習技藝一樣,都需要通過不斷的練習來領悟和領會,尤其是數理化,變幻多樣,如同大海,不進入深海,能捉到鯨魚嗎?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這個世界,普通人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面對孩子在學習上吃苦,只要學校老師要求不太過分,家長們大可擺正心態,解開“癥結”,做好后勤服務如給孩子背背書包,平時言語中多多鼓勵、贊揚孩子學習認真刻苦,我想,家長們會看到孩子不一樣的學習狀態。千萬莫學害怕子女后代吃苦的朱元璋!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