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是與生俱來的(身教重在以德育人是指由內而外)
成為母親后,便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怎樣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也恰恰好,讀完了丹尼爾·西格爾的《由內而外的教養》。其實,真正的教養,是育兒先育己,育己先育心。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1.先改變自己,再影響他人
是啊,我們總是試圖去改變老公,改變孩子,但我們卻忘記了,一個人只有先改變自己,再影響他人。
因為,人這一輩子,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說實話,我最大的改變,就是這兩年又重新捧起了書籍,重拾了寫作,開始了我的進階之旅。
比如,最近一段時間讀了丹尼爾·西格爾的幾本書,《第七感》《全腦教養法》《青春期大腦風暴》以及《由內而外的教養》。
這其中的每一本書,都教給我反躬自問,都讓我逐漸覺醒,都帶給我力量。因為,最起碼,我走出了我的閱讀舒適圈。
比如,這幾個月,一直反復讀李躍兒的書,《關鍵期關鍵幫助》《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孩子是腳,教育是鞋》。
讀完這些書,我看到了一個終身成長的美術老師以及幼兒園園長,而我也開始嘗試去改變自己。
其實,也如《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遇到事情,不應該批評教育別人,而是想辦法成為更好的自己。
2.育兒先育己,育己先育心
關于家庭教育,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育兒先育己,育己育先育心”。
我們總是要求孩子多讀書,而我們則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一年到頭,什么書也沒有讀。
我們總是要求孩子學會情緒管理,而我們卻總是不分青紅皂白,對孩子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打、一通罵。
我們總是要求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而我們卻經常熬夜玩手機、懶得運動、甚至以叫外賣為日常。
但其實,我們有沒有想過,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媽媽的以身作則?
我們要求孩子多讀書,我們自己就應該多閱讀。畢竟,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有許多碎片化時間去成長。
我們要求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我們就應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學會對老公溫柔以待,學會對孩子不打不罵。因為,棍棒底下出的是逆子。
我們要求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們自己就應該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早睡早起、鍛煉身體,以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因為,身體健康,才是真正的財富。
是啊,為人父母之前,我們可以肆意妄為。但當我們為人父、為人母之后,我們就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3.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想起一本書,《人生只有一件事》。
是啊,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不斷地成長,不斷地修行。
全職媽媽應該終身修行,不斷成長。因為教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業;而教育好孩子,才是真正的成功。
職場媽媽應該終身修行,不斷成長。因為不僅教育孩子需要學習,工作中也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另外,一個不斷奮斗的媽媽,才是孩子的最愛。
退休在家應該終身修行,不斷成長。很多人認為,自己退休了,就歲數大了。但退休并不意味著老去,老人也并不意味著不中用。說實話,即使退休了,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自己發光發熱。
利用碎片化時間、業余時間終身修行,不斷成長。忙不是借口,累不是理由。每天工作再累、下班再晚,也應該去閱讀、去學習、去讓自己變得更好。
其實,不論你是在哪座城市,不論你是什么行業,不論你是多大年齡,你都應該保持終身的學習力。
最后,真正的教養,是由內而外的;真正的教養,是先教育自己,再影響他人。同時,也愿每個人都能夠遇到更好的自己。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