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讀三字經嗎(三字經讀哪個版本好)
也許會有家長或同學問,三字經是古代小孩子讀的書,為什么要給青少年講授《三字經》呢?會不會太淺顯了?
《三字經》被稱為經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兒童啟蒙讀物基本上就是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唯獨《三字經》被稱為經,古代能夠被稱為經的書籍那是至高無上的一種贊譽,說明其內容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經過新文化運動之后,我們現代人對中國文化里面的價值觀念,經史子集和歷史淵源等等幾乎知之甚少。而《三字經》正好可以幫助我們對中國文化做一個概論性的梳理。《三字經》里面有大量的指導我們該如何處事?該如何讀書?讀哪些書?以及讀書的次第等內容,指導我們在以后深入學習其它經典的時候,對所學內容的主要類型特點和所處歷史階段等了然于胸。
《三字經》學什么?
《三字經》告訴我們,古代人在讀文章典籍之前首先應該修好基本功,那就是要做好孝悌,提倡“首孝悌,次見聞”。可見,中國文化中一個人的德行如何是學習其它一切才能的基石,德行的重要體現就是孝悌,在家孝順父母,關愛兄弟姐妹,所以,中國人會經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修身齊家,然后才談治國平天下。
《三字經》讓我們了解到古代學生學習的次序:“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通,孝經熟,如六經,始可讀”。六經即詩、書、易、禮、樂、春秋。我們目前所了解的《易經》又來源于更久遠的連山易,歸藏易。我們通常了解的《尚書》,原來里面又有典謨、訓誥和誓命等等典籍。《詩經》由國風、雅和頌組成。另外周公作禮記,大小戴注禮記等等。《三字經》說讀書人“經既明,方讀子”,“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經子通,讀諸史。“自羲農,至皇帝,到唐堯 虞舜,到大禹,然后家天下,二十五史全部順序簡明扼要地做了串聯,朗朗上口,非常方便記憶。
《三字經》還給我們列舉了大量的勤勉讀書的典故,如“昔仲尼,師項橐;趙中令,讀魯論;披蒲編,削竹簡;如囊螢,如映雪;如負薪,如掛角;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等等每一句話里面都蘊含著豐富的傳統精神意涵,正是這些做人處事的價值觀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
《三字經》如何讀?
由此可見,《三字經》是人人皆可讀的書籍,孩童讀《三字經》以誦讀為主,而青少年讀《三字經》便開始思考其中道理,即使對于成年人,那也是非常好的讀物。書中三字為一句,句句璣珠,沒有一個廢字,值得每一位初學傳統文化的人士學習。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