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厭學怎么辦?孩子不學習怎么辦?孩子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厭學了。
10歲孩子厭學
11歲孩子厭學怎么辦?孩子進入青春期了,為什么會厭學?怎么辦?
11歲孩子厭學,很正常,因為到了青春期,荷爾蒙突增,大腦結構發生變化,孩子開始從懵懂無知的小屁孩長成一個大人。
孩子的這種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使他們感到煩躁不安,產生了浮躁心態和對抗情緒。
他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說:青春期叛逆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個體的獨立宣言,代表他們渴求獨立的意愿。
他們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對待,用平等尊重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多傾聽,少指責。
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多肯定、認可孩子。
不要強迫孩子,哪怕他的要求不符合實際。
當孩子提出某項挑戰時,不要馬上給出結果。
而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
首先要肯定孩子敢于嘗試的勇氣,肯定孩子為難的勇氣。
讓孩子知道成功并不是靠強制,而是靠內在的堅持。
比如說孩子害怕打針,可以鼓勵孩子去嘗試不同的打針,勇敢地接受很多事情,一遍一遍的嘗試,結果可能很不一樣。
其次,告訴孩子,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的,也可能更好。
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有很大的失敗,成功不會永遠都是第一位。
作為父母,我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一定要注意讓孩子在失敗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斥,勇敢地接受失敗,也不要輕易放棄。
2、合理安排時間,強化自我管理
其實每個孩子的能力有不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當孩子可以獨立解決好自己的事情,并且擁有了自信心后,對于父母來講,這件事情是可控的,孩子也會樂于去做好的。
但前提是,父母要多注意引導孩子做事情,讓孩子慢慢變得獨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管理上面。
3、學會對孩子寬容
有些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抱怨時,動不動就吼罵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這種做法是不對的,用對的方式,孩子只會哭,他可能越來越黏人,只會越來越不喜歡和父母說話。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他的依靠,是和他相處的唯一的情感來源,父母的打罵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
當孩子心里不服氣的時候,就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
這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他這樣做是不對的,而且這樣做不對的,下次他就會改正。
比如讓孩子玩一會手機,吃完飯時可以和孩子說,玩手機是大人應該做的,你為什么喜歡玩手機,這個理由是很簡單,沒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被允許的,如果孩子違背了規則,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三、父母如何理性的看待孩子的頂嘴行為
1、表達愛意
父母需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在和孩子溝通時也要多表達愛意。父母需要把愛表達出來,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被重視的。
2、嘗試表達自己的感受
孩子會頂嘴是有一定的理由的,作為父母應該學會去了解孩子的情緒,然后去理解孩子。父母可以嘗試用一些方式,比如說:“寶寶,如果你是在認真刷牙,而不是大聲叫,我不知道你會不會做得更好。”
3、換個角度看問題
父母可以嘗試著用正面的角度去思考,比如說,我對你的工作態度可能是認真、認真的,但是你能很快的聽清楚公司里面的各種指令嗎?我不想和你一起討論這個問題,你能聽聽看我的解釋嗎?這樣能體會到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在一起溝通交流。當孩子意識到父母的想法,就會開始和父母分享他的想法,親子關系也會變得越來越和諧。
在游戲中,父母和孩子都是彼此的朋友,這是一種積極的互動,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感情和想法。而不是父母不愿意去理解和體會他們。
3、用游戲中的方式交流
比如說,可以和孩子玩一些“你猜”“我猜”的游戲,可以為孩子提供游戲的思路和方法。比如說“我們來比賽”,父母和孩子同時唱唱這個游戲,當孩子聽到這首詞的時候,也就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4、父母和孩子可以互換角色扮演
父母和孩子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可以互換角色,通過扮演不同的人,孩子能學到更多的詞語,比如說“耳朵”“眼睛”等。父母扮演不同的人,然后讓孩子來猜測人物的表情。比如說“眼睛看起來很可憐”“我猜”“我好想哭”等。這樣孩子會更加深刻地理解情景。
5、讓孩子學會辨認圖片
父母可以通過讓孩子學會辨認圖片,或者是讓孩子學會區分圖片的形狀,然后父母說出“這是一個雨滴”,孩子就能把這個“下雨的東西”介紹給父母。這樣不僅能鍛煉孩子的專注力,還能讓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