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一天不上學是學習之王
周末的早上,我聽到隔壁鄰居幾個炫耀小明“他有過一段時間怎么就“懶洋洋”了呢?真是沒好兆頭,這就是裝病的日子!
“你說小明一天到晚在床上玩手機,飯也不吃,不起床,不洗臉刷牙,不洗澡,不刷牙,個子不到三分鐘就沒了,老這樣,等你老了,你就比他差遠了,是不是?”
“你說想當一個人,要比他好,一定要比他強,不然怎么過的生活呢?”
同學們紛紛附和,都想了想,然后就開始進行算賬了。
我從早上6點開始算,最后一天算,足足有近10個半小時,甚至幾個小時都沒有休息。
每天晚上做完作業還要去背單詞,經常復習到11點,早上起床晚,都要11點了,有時候我還要去上班,為此還跟老公抱怨:“這孩子怎么這么笨呢,我都快崩潰了!”
我也在反思,我為什么這樣的“勤奮”?我為什么要這么辛苦地學習?
慢慢的,我發現自己好像沒有那么勤奮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做語文,再做數學,接著就是說做數學,還做物理。
我想學習,但是又覺得學習是一件很枯燥無味的事情,讓我不想學習。
我試著用表哥的話來安慰自己:
我的時間不夠用,真正的努力也只能是假裝努力。
學習的時候,別人花費很多時間去努力,但是如果去努力的話,人家也只能費很大的力氣去學習。
我覺得我付出的這些努力,不是因為“努力”,而是因為“天資”。
在努力的過程中,我不知道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敗,但我至少能在成功之前,不被這些挫折感和失敗所打敗。
有時候,我的努力,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努力。
在我未實現的夢想中,是和我一起去嘗試更好的事業;在我的人生中,是和我一起去經歷更好的挑戰。
我的目標可能不是那么高大上的,但至少我可以有勇氣面對它。
然而,沒有哪個孩子會愿意,成為父母的“出氣筒”。
《超級育兒師》里有一個叫李康的男孩,他喜歡做手工,但媽媽覺得女孩子做手工能鍛煉空間感,還不夠好。
“我希望你在完成任何一件你喜歡做的事情之前,先把所有的事情做完,這樣你才能體會到做手工的快樂?!?/p>
“媽媽會做很多美食,我每次做的時候就很享受做美食的感覺。”
媽媽的鼓勵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很棒,會因為努力得到媽媽的認可而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從而變得更加自信。
所以說,對于孩子,鼓勵與贊美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想要孩子不被負面情緒所影響,父母就要正確地鼓勵孩子,認可孩子的情緒。
父母的認可是孩子成長的動力,正能量才能幫助孩子成長,正能量才能讓孩子獲得成功。
第三個步驟:對孩子的優點進行及時鼓勵
人都有缺點,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更何況是孩子呢?
所以當孩子的成績不理想時,父母可以適當地對孩子進行鼓勵,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勇氣,孩子才會慢慢從父母的鼓勵中重新樹立起信心,繼續努力學習。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父母不要著急,不要隨意打罵,當孩子厭學時,父母要多關心孩子,多和孩子溝通,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同時,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父母要多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和孩子溝通,與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更加關注孩子心理狀況,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后,父母要及時幫助孩子疏導,從而解除孩子內心的包袱,讓孩子更加積極健康地學習。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每個父母的重中之重,父母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必須自己先做出榜樣,父母要自律,自己首先要愛學習,給孩子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
孩子模仿能力強,受父母的影響較大
如果父母自身就愛學習,孩子自然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還需不斷地學習,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運用在孩子身上。
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了”用嘴巴來表達贊美孩子的力量”,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經常說一些贊美的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愛和鼓勵的力量。
2、 增加鼓勵,增強孩子自信
當孩子在學業上取得一定的進步時,家長要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時,便會不斷地努力學習,變得越來越好。
3、 不要隨意使用懲罰
批評對孩子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家長一味的用懲罰的手段來教育孩子,那么就會引起孩子的不滿,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采取其他的方式來引起家長的注意。
4、 對孩子的容錯率要高
在孩子犯錯時,不要輕易地用懲罰的方式,否則會導致孩子心理上的陰影。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