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學習差,表現在學習能力上,也就是上小學之后,尤其在拼音學得不好,也就是沒有信心,寫作業寫得慢,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但是不會做題。
如果你問一個孩子,你為什么會對學習有興趣?其實答案是源自于“興趣”。
因為對興趣的熱愛,讓孩子在學習上始終有一種強烈的驅動力。
那么,這里的興趣是什么呢?
是一種內在的動力,即一旦孩子有了內在的動力,那么孩子就能夠自發地堅持學習。
而內在的動力,是從小培養的,那么這種動力來自哪里呢?
來自于父母。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個叫【原因】
的文章。
也是從他兒子上小學開始,他就給他兒子報了各種輔導班。
課外輔導班一開講堂,孩子的成績就能夠得到提高,然而他從來不會教孩子自己預習,或者不教孩子學習方法,結果孩子成績就一直下降。
他不給孩子報課外班,因為孩子想學就給他報,孩子自己不想學,就不讓他學。
后來他發現孩子的成績根本不是他想要的,就勉強自己再給他講道理,結果,到最后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就同意讓孩子上輔導班。
但是他讓孩子自己上輔導班的時候,也完全不聽孩子的意見。
因為他覺得這是孩子應該完成的事情,不是家長的事,即使孩子自己知道是為了他的學習,他也是不情愿的,除非他的理由是有可能太充足的理由。
但是在孩子的眼中他又不愿意。
就像孩子如果有一個自己喜歡的媽媽,也不愿意和媽媽溝通,那么也許孩子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孩子是孩子,他的想法我們可以理解,因為孩子也是人,他也有表達的權利和權力,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
有些家長也許會認為孩子是孩子,他們看到的世界太小,所以有些事情他們覺得沒有必要,也不愿意去和父母講,而且很多孩子更愿意去做一些事情。
所以,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角度考慮,他們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命令。
如果孩子的年齡還比較小,那我們就可以跟孩子制定一些規矩,讓他們做一些事情,想做什么事情。如果我們覺得孩子年齡太小,有一些不好的想法,我們也可以跟孩子坐下來好好溝通。
我在我女兒學校教過的一個學生,在初二的時候突然有一天有一天逃學,回來告訴我說,老師他們說他有心理問題,去醫院檢查了,結果測了之后發現是抑郁癥。
這個學生的情況是我比較要注意的,這個學生最近幾年都是斷斷續續的,后來聽說他們學校還專門安排了心理輔導課,但是,一旦孩子情緒不好,又有自殘行為,他的老師就會找家長來管管。
后來,他爸爸把孩子轉學過來,找我咨詢,這個爸爸說,孩子是不是抑郁癥啊?他問我為什么要帶孩子看心理醫生。
我給出的答案是,他是覺得自己孩子有問題,所以需要更多的關愛,希望他的心理問題不要那么嚴重,因為抑郁癥是一種病,是慢性病,以頭痛、頭暈、疲乏、胃口不吃、體重下降等身體癥狀表現為特征。
我一想就明白,我和他爸也是窮追猛打,也為孩子操碎了心。
所以,他爸在孩子的學習方面可謂用心良苦,但是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卻是普普通通,沒什么出彩的,不過是同學比他優秀。
我只是覺得,這也許是爸爸的教育方式不對,沒怎么苛刻,只是對孩子要求不高,又不適合他們,而已。
但他媽媽是那么忙,而他爸爸卻如此注重孩子的教育,孩子又怎么能夠優秀呢?
03
我們看看王猛的家庭教育方式。
王猛從小學開始就一直是班長,年年年都是班長,各種獎學金都拿,也沒少讓他父母操心,但是沒想到上初中之后,王猛就像變了一個人,無論他怎么說,他媽媽都說他是個“混世魔王”,根本不把他當回事。
每天放學后,王猛就要去同學家去網吧,或者和同學一起去KTV唱歌,晚上熬夜看小說,周末回家就到自己房間里去玩游戲,一玩兒就長達21天。
結果這熊孩子真把自己的媽媽嚇壞了。
可是當王猛趕到媽媽家里時,媽媽卻一臉懵逼的對他說:“你個混蛋,整天玩游戲,有時候把手機拿去學校,他還不承認。”
說完,還讓王猛把手機砸了。
直到晚上趁著媽媽睡覺的時候,偷偷躲在被子里玩,這才被媽媽發現。
王猛把手機藏在了家里,被媽媽發現之后,媽媽氣急敗壞的打了王猛的一巴掌。
正處于叛逆期的王猛,不僅不承認自己錯了,反而還跑去找奶奶告狀:
“你要是打我,我就離家出走。”
無奈之下,爸爸將他送到了網癮治療中心,孩子被強制戒除網癮后,王猛生病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