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孩子厭學處理不好,孩子該不該上重點高中。這里有老師的觀點,如有意見,請私信和我交流。
初中三年,孩子是小學階段的一個“后浪”,但是卻并不是那么容易處理,厭學處理不好,孩子的成績會越來越差。
01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位家長曾經對我說:“老師,你看我們家兒子,一上學就開始補作業,一直補到睡覺,好像沒什么效果。我真是特別擔心他的成績,每次都要和他說,可他就是不聽,為什么呢?”
“哦,你看,孩子每次寫作業就像上了發條一樣,你提醒他快點寫,他不聽。”
“還有誰讓孩子上學的?”
“還有人說要想辦法讓孩子多睡覺嗎?”
“上了學的孩子睡得也晚,哪有孩子睡得好?”
如果家長經常把各種問題歸咎于孩子身上,孩子就容易產生恐懼心理,對學習產生抗拒心理,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3. 家長過于溺愛
有的父母非常溺愛孩子,不管孩子做什么都一手包辦,不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孩子連自己穿衣吃飯、洗澡等生活事情都要家長幫忙,最終導致孩子過于依賴家長。
有人說:“小時候的愛,就像熱鍋上的火,煮熟后再吃,留給孩子身上烙印的印痕,不至于長大后,回味終身。”
事實上,父母的幫忙,也是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有時候,家長是孩子學習的主導者,一味“包辦”孩子的生活,對孩子的學習也不聞不問,只知道看孩子的學習成績,甚至還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孩子總是依賴父母的幫助,而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即使有一天,他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了,那么也會比別人遇到困難多一些。
有時候,父母的行為是影響孩子學習的最大的“幫手”。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標準也逐漸從單一的書本知識、考試成績,轉變為了與他人的合作、與社會的和諧。所以,父母應該做的,是教會孩子與各種類型的人和諧相處,而不是用學習成績去判斷孩子的好壞,并且用一些外在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所以,父母要做的是,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幫助孩子從抑郁的陰影中走出來。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抑郁癥孩子的看法有什么看法?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