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管教厭學孩子學校:學校不退學
上饒市姜女士的孩子上初三,這一年孩子厭學的問題讓她瀕臨崩潰,因為對自己的未來不感興趣,她不清楚應該怎樣幫助孩子,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學校上德學院的招生簡章,讓她瞬間清醒過來,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
最近,孩子在家玩游戲,媽媽無奈地將“去死”這樣的字眼掛在嘴邊。男孩對此極其抗拒,并發出了抗議。媽媽只好陪著孩子去學校,和心理咨詢師溝通。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媽媽本以為,孩子從小學、中學就開始玩網游,是因為心理出問題了,可是,她很快就受不了了。
她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孩子,媽媽希望你能夠考上一個好大學,而不是被迫地讓孩子去網吧,如果你考上大學,你就不用擔心我和你爸的負擔起。相反,如果你考上大學,你就不用擔心我和你爸的負擔起。”
來自一位網友的信,讓這個孩子終于明白了,游戲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性的游戲,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很多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戲,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存在的價值感。
游戲中的存在,讓孩子感覺自己是被重視的。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往往成績不好,被老師、家長批評,但是在游戲中,他可以是團隊合作伙伴,他有很多可以打球的朋友,可以去很遠的地方旅游,他的朋友非常多。
現實生活中的存在,讓孩子感覺自己很重要,會獲得歸屬感,這就是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所以只能到虛擬世界中去尋找。
第三種情況,就是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干預,導致孩子沒有辦法從游戲中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有些家庭中,家長為了杜絕孩子打游戲,也是直接從電腦上刪除了孩子的游戲賬號,刪除了游戲賬號以后,孩子可以把游戲賬號給卸掉。
但是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只能讓孩子更加依賴于父母的干預。
就算孩子真的做出了些不上癮的行為,也會通過其他的方式讓孩子滿足,所以就會導致孩子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2、生活在父母的壓力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叛逆
父母還是希望孩子去克服游戲的誘惑,于是就會將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理解自己。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現得很乖巧,從來不需要父母操心,對于父母的話也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孩子的內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愛說話,這樣的家庭中,孩子內心就會極度不認同父母的話,逐漸的變得越來越不喜歡說話,越來越不愛說話。
3、對手機上癮
孩子沉迷手機的狀態是與現實生活中的孩子沒有多少連接的,孩子沉迷于手機,也會導致他們的交際能力下降,讓他們變得不喜歡和其他的孩子玩。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沉迷于手機是因為手機,但其實這正是因為父母沒有對孩子起到正確的引導,導致孩子在手機上癮的結果。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應該做到以下這幾點:
1、多陪孩子
很多孩子是因為缺乏父母的陪伴,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成長,不能總是忙于工作,以至于孩子很少和父母待在一起,當孩子慢慢長大了,父母就要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
很多孩子玩手機都是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有的時候父母不陪孩子,孩子就會玩手機,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沉溺于手機。
因此,當孩子沉迷手機時,父母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2、父母以身作則
許多父母抱怨孩子沉迷手機,其實是自己離不開手機,父母每天下班回家就是躺在沙發上,對著手機,對孩子吆喝著:“寫作業去”,想要把手機“搶”走,“怎么都不讓玩”,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可想而知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應該以身作則
。在空余時間,盡量多陪陪孩子,陪著孩子玩耍、旅行、運動,讓孩子的生活充實起來,自然也就不會沉迷于手機了。
3、父母以身作則
很多孩子愛玩手機的原因,就在于父母一直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對手機發生興趣。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以身作則,盡量少玩手機,不要讓孩子感覺你是一個“低頭族”,影響孩子對手機的正確認識。
同時,如果孩子在家使用手機,父母也應該合理適度使用,比如可以在孩子看書的時候進行適當的適當的互動,在引導孩子對手機的認知上和認識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孩子對手機的用途進行正確的規劃。
孩子之所以會沉迷手機,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家長們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手機,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而這一點也是很多父母所缺少的,因為自己的工作生活沒有那么穩定,所以回到家后,回到家里總是忍不住想玩手機。
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應該盡量少玩手機,多陪伴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多帶孩子外出活動,鼓勵孩子去結交朋友
多帶孩子去參加戶外活動,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的精神世界豐富多彩。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03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