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厭學孩子提問?
提問:
我家孩子今年15歲了,現在已經快上初三了,馬上就要中考了。可是,他經常半夜不睡覺, 拿著手機不停地玩游戲。甚至有時上課時還要拿著手機在那里摸摸,有幾次半夜都會偷著玩,結果導致上課的時候沒精神,老師也不知道。家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老師一批評,他就心肝火燎,又打電話,又或者借口不去學校。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厭學是幾乎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今天的文章,我們來看看厭學的孩子會出現什么樣的表現。
厭學的表現
厭學:上課不專心聽講,不愿意動腦筋思考,不愿意動腦筋,作業不愿意抄,復習,知識面很窄,考試成績下降,分數很低。
厭學的表現
從心理學角度看,厭學癥,其實是孩子對于自我價值的一種保護,是孩子不自信的一種表現,是孩子不愿意面對現實生活的一種體現。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家長就要注意了,如果你的孩子有厭學傾向,要盡早重視,盡早干預。
1
作息不規律,晚睡晚起
現在很多孩子晚上是“手機控”,一玩手機就能玩一夜,這是環境的影響。每天晚上不睡覺,早上十一二點起床,匆匆忙忙碌碌碌碌碌碌碌碌碌,讓人心急如焚。
但是家長是成年人,在孩子未成年前,要給予他明確的引導,從小養成作息規律,習慣,慢慢地就會戒除網癮,逐步減少玩手機的時間,盡量減少熬夜玩手機的時間。
2
制定規則,嚴格執行
孩子自制力差,難免會對手機產生依賴,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規則,比如:什么時間可以玩手機,玩手機的時間可以控制在多長時間,而孩子的自制力還沒有形成,家長就要監督孩子合理制定規則。
家長要注意,孩子玩手機時,家長在旁邊不要玩手機,不要看電視,更不要做任何會吸引孩子的事情。
同時,家長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更多樂趣。
3
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沉迷網絡,多半是因為沒有真正的愛好。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參加戶外運動,讓孩子看一些名著以及一些名人或者電視劇等,也可以引導孩子在看電影之后用自己的愛好去學習,讓孩子看一些歷史書,去了解更多文化知識。
其實很多孩子沉迷網絡是因為沉迷游戲,所以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可以多去孩子喜歡的地方,可以在周末帶孩子去旅游,也可以帶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看紀錄片、聽音樂、看書等。
讓孩子知道沉迷于網絡游戲會毀掉自己的一生,對他們的未來影響很大,要讓他們從內心深處去重視起來。如果孩子意識到沉迷于網絡游戲會帶來哪些影響,并且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第四,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作為家長,首先就要控制好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如果家長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則,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不玩呢?
家長要先做好榜樣,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要為孩子做好榜樣。
家長要嚴于律己,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和孩子一起學習,陪孩子一起玩,在學習面前讓孩子學習。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孩子就會對手機產生好奇,也會對手機產生興趣。所以家長要在孩子面前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孩子才能減少對手機的好奇。
第二,家長要陪孩子一起玩。
手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既然是工具,那么當家長陪孩子玩的時候,就不要說這是浪費時間的事。在孩子面前家長可以陪孩子玩一些游戲,或者是一起讀故事,孩子覺得有趣,自然而然就會主動遠離手機。
第三,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的行為習慣受父母的影響很大,如果父母回家之后就是手機不離手,看電視,看小說,那么孩子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想要孩子少玩手機,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
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玩手機的行為,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做低頭族,不要沉溺于手機游戲。
第四,做好親子互動。
家長要真正放下手機,以良好的親子互動關系滋養孩子的內心,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讓孩子遠離手機游戲。
第五,在游戲中體驗情緒。
學習和游戲有一種魔力,學習和游戲的體驗都是相似的,孩子在游戲中會體驗成功,得到成就感,找到自信。家長們要善于發現,及時引導孩子的情緒,要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戲,爬山、打球、旅游、唱歌、看電影、電視劇等等。讓孩子感受到除了手機以外的生活,還有很多事情比手機游戲更有趣,他就不會一直想著玩手機。
第六,幫助孩子找到更多好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明白,除了手機游戲,生活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值得他去探索,不是只有游戲能吸引他,游戲本身的吸引力就非常強。
第七,盡量帶孩子去參加戶外運動,去參加體育運動,親近大自然,讓孩子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感受融入集體生活。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