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原因和壞處
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厭學。
這幾年,孩子厭學,甚至討厭上學的案例發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來,廣西的周女士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問題,對孩子厭學的情緒非常重視,甚至采取了很極端的措施:沒收手機、砸壞手機,甚至還有人直接用木棍或者木棍“打”孩子。
然而,越是這樣的極端,孩子的問題就越大。很多家長是束手無策,只會一味地責罵,但是效果往往并不好。
在浙江杭州,一位14歲的少年因為在學校跟同學發生矛盾,
被家長接回家。這位孩子竟然從20層樓的家中跳樓自殺了。
據了解,男孩跳樓的原因是因為父親看到了孩子在樓頂上,就把他鎖在了14樓的家中。
跳樓之后,男孩也才知道自己可能真的受了父親的“暴力”,從此以后,他就經常從這件事情上想一想,用自殺來逃避現實。
3
男孩離家出走
這個男孩已經14歲了,在初中畢業時,不想再去學校,多次勸說無效后,就只好選擇了自殺。
原來,男孩的父親就在他13歲的時候,失去了他的監護權,讓他成為了一個啃老族。當時這個男孩只有14歲,他打算離家出走,這個“孩子”離開了家庭,獨自一人生活。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的家長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那他就會認為自己是沒有資格的,因此,孩子就會通過自己的叛逆行為去試探家長的底線。
孩子的“叛逆期”是什么時候
當孩子到了6歲左右,他們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了,而這種想要做自己的表現欲望,對于他們來說,非常強烈。他們的個人意志力和判斷能力都非常薄弱,而父母又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干涉和控制,孩子就會表現出強烈的反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叛逆”。
01、孩子為什么會叛逆?
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孩子出現問題時,常常能從父母身上找到原因,因此,父母的教育方法和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孩子會模仿父母教育方式,也就是父母的樣子,父母經常發脾氣,孩子就會慢慢變成這樣的人。當父母“發脾氣”時,孩子也會學習“發脾氣”。當父母大聲吼罵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會跟著大聲吼叫,甚至有些孩子還會用一些比較粗魯的方式去傷害自己的父母。
所以當孩子有了叛逆的行為時,父母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對孩子太大的壓力太多。父母需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在親子關系的建立過程中,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出現了溝通障礙,那么孩子很難和父母順暢地交流。而如果孩子的叛逆行為出現在成長過程中,那么孩子的叛逆行為就會不斷地增加。所以家長們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想辦法提高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的質量。
二、如何提高與孩子的溝通技巧,讓孩子更愿意聽家長的話?
1.與孩子溝通要掌握說話的藝術
很多父母喜歡用命令式的語氣跟孩子說話,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情,家長會說:“你為什么做錯事,你怎么這么笨呢?”甚至是直接去批評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了,父母也不知道孩子內心的想法。
這就要求父母的溝通應該以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不要急于求成。要讓孩子明白,家長和他說話,不是簡單地說教,而是引導他們自己說出內心的想法,逐步地把他們的情感變得更豐富,更愉悅,更明顯的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最好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和孩子交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同時,也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
三、父母的“閉嘴”有什么危害
1、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一些空泛的大道理,這會使孩子感到特別敷衍,很難真正從內心去接受。這種語言表達的不完整,使得孩子也無法有效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會導致孩子越來越沉默不語。
2、影響親子關系的發展
父母總是講大道理,而不注重孩子的情感表達,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單向思維,并且容易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而且由于孩子的認知,是非觀不清楚,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也比較差,所以這時候就很容易形成一些語言上的分歧,讓孩子無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朋友,但在和其他人的相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矛盾,就像很多時候,孩子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會開始大吵大鬧,從而影響到別人的社交。父母總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學會謙讓和分享,孩子難免會受到身邊人的影響,這時候他就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以至于習慣性地去和別人交往。
2、變得自私自利
性格的養成,其實是從小就已經養成的,因此這一點往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讓孩子有所改觀,家長就要給孩子從小就養成,讓他們懂得分享,在不應該滿足的時候要學會說“不”。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