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厭學脾氣暴躁易怒怎么辦?
家長發現孩子最近脾氣越來越暴躁,經常和自己對著干。本來是小升初的暑假,不想讓孩子這樣呆在家里,就給孩子報了很多補習班,有時候看著孩子學習的努力,自己也挺著急。孩子現在的脾氣特別暴躁,自己一管孩子就跟著發脾氣,現在對孩子完全不聽自己的話。平時跟孩子溝通稍微多一些,孩子就發脾氣,不讓他玩手機就開始罵人,而且摔東西,最后把自己關在自己房間里,整天不吃不喝?,F在孩子也不愿意交流,說一句話就突然很暴躁,會動手打人。孩子爸爸和我說,現在只要不開心就打孩子,孩子已經上初二了,在自己家就是這樣了,沒辦法,你說我該怎么辦呀。
很多家長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孩子與自己交流時,他會覺得父母很陌生,不理解他,不能理解他。有的家長會說,我們就是沒有邊界感,什么都要聽他的,我是大人,我說了算,按照規定執行就可以了,哪有什么規則?現在孩子大了,他一聽父母的話就來個“七天一套”,有時還真不是這樣。給孩子立規矩,要把握好“度”,“度”是很重要的,一旦過了“度”,可能就會悔改,所以家長要掌握好“度”,把握好“度”。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父母要了解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特征
1-2歲:從媽媽懷中驚醒,探索周圍世界
3-6歲:孩子不愿意親近父母,缺乏安全感,不知道如何跟父母建立親密關系
6-8歲:這是一個過渡期,他們對父母的依戀越來越少,認為有爸爸媽媽,但又沒有家人,與人交往不暢快,情緒無法控制
9-12歲:孩子長大了,想要自己獨立,想要自己做決定,但生活中遇到具體的事情時,會力不從心。
這個階段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會開始慢慢形成自己的想法,但這些想法很多時候被家長們不允許,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習慣性的用哭來逃避現實,因為在他們的心里,哭就是自己不被認可的一種體現。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需要父母的呵護,但是很多家長們卻不懂得去鍛煉孩子,不懂得去引導孩子,總是任由孩子自己去想自己想。
孩子的身體機能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需要父母的關注,但是父母的關心卻并不是應該去忽略孩子,比如說這個階段,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睡覺就是要吃零食,不吃零食就是浪費時間,實際上孩子是需要一些東西,父母應該去滿足孩子,在他們想要吃零食的時候,家長可以告訴他們,你在長大以后可以吃,但是需要媽媽等著,如果現在不吃零食的話,將來會沒有好的工作,這樣對孩子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通過孩子去了解一些相關的知識,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才是對的,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需要有一定的規則的,
而父母就是要在孩子最需要規則的時候去引導和幫助他們,不然的話,等到孩子年齡已經滿3歲的時候,父母再去管孩子都是有可能的,畢竟是孩子,他們不懂得自律的重要性,如果在小時候就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在孩子13歲以后,父母還想著讓孩子自律的話,孩子未來的自律能力就會很差。
而且孩子如果在小時候沒有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等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就很難改掉這個壞習慣,所以在孩子小時候,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改掉自己的壞習慣,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很多時候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變得叛逆,其實是因為父母的行為習慣在無形中影響了孩子,家長們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么就一定要自己先做出表率。
寫作業的環境很重要,家中的書一定要擺放得簡潔
如果家里的環境比較亂,就要有意識地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孩子在家里有什么樣的學習氛圍,父母都要努力營造這個學習的環境。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在一旁看電視或者玩手機,這樣會給孩子一種不公平的感覺,因為父母總是在一旁玩兒,所以好奇心很大,他也想看看吸引父母的東西是什么。然后他就會乖乖地坐在書桌前寫作業,而不是跟父母一起玩手機。
這樣也有助于孩子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畢竟父母都知道學習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且都知道很難,這就需要孩子自己去主動學習。
2、給孩子自己的空間
孩子的隱私不要管,就算是成年人也有隱私權,所以想要了解孩子的隱私就應該給他們更多的空間,而不是一直都是屬于他們的,這樣對他們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有些家長總是認為孩子還小,總是會犯錯,所以不愿意聽孩子的話,其實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不管是他們的想法還是其他的。
而有些家長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喜歡將自己的經驗教訓斥責到孩子身上,對孩子進行各種各樣的打壓,其實家長們完全沒有必要的,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教育的事情總是宜以適當的方式教育,即使是孩子做錯了,家長也要適當的進行糾正。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