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之追夢少年
01
暑期,“游戲成癮”已經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話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網癮少年易得
坑娃的“坑爹事件”,孩子們一般都會像我父親那樣“我不管”、在家里總是“馬不停蹄”。
可網癮少年更多,“3歲孩子網癮”中的比例還低得多。
前陣子,《爸爸去哪兒》的熱播,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到底什么是網癮?
小小年紀的李濤,原本是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可沒想到,今年7歲的他,竟在媽媽的陪伴下,打游戲上癮。
甚至為了打游戲,他把媽媽的眼鏡,剃光了。
網絡游戲為何如此魔幻,可以為孩子帶來這么多好處?
首先,它是游戲的一種,孩子可以從中獲得某種情感和滿足。
孩子在游戲中得到成就感、滿足感,他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輕而易舉就獲得和父母的對比,這會導致他對游戲的依賴感更加強烈。
第二,學習壓力過大,精神上的痛苦,讓他更加沉迷游戲。
游戲本身是一種娛樂性的社交活動,對于孩子來說,有逃避現實的能力。而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學習壓力,很多人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他才會在網絡世界中尋找,在游戲中得到。
第三,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方式不當,導致孩子沉迷于游戲。
孩子玩游戲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壓力,比如沒有游戲、沒有家庭、自己想的那么幸福。
所以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中,總是喜歡用訓斥的口吻,將孩子當做一個無法無天的小孩,一味地追求成績,從而導致孩子失去自我價值感。
很多父母在教育中,很容易將孩子玩游戲的行為看作是孩子在推卸責任,是孩子在掩蓋自己的責任。所以當孩子玩游戲時,有父母看到孩子玩游戲時,第一反應就是訓斥,而父母往往并沒有意識到這是孩子在用玩游戲的方式逃避責任。
第四,缺乏規則意識
之前在《好孩子,壞孩子》中,被提到的一件小事,就讓很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擾。孩子喜歡玩游戲,家長不想管,想管,卻沒有這個能力。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對于自我的概念并沒有形成,對于自己所能夠擁有的東西也沒有明確的概念,在家長眼中的游戲就是指在玩耍,孩子缺乏約束。
而孩子玩游戲時,雙方都是在放松,彼此都沒有約束力,長時間下去就會影響孩子對于自我的概念。
第五,不良的用語環境
在游戲中經常會有一些低俗的語言,如“你這個傻x我不會告訴你”“你連這個都不懂”“你以為我為什么會照著看”“你這是在學習”等等。孩子的資質是很單純的,即使有些許技術問題,但是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思考也能學到很多東西,這就導致孩子對于自己所學的知識并不是很了解。
孩子沉迷于游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在游戲中能夠獲得一些裝備,這些裝備會給孩子一種成就感,同時也會使得孩子在游戲中能夠獲得更多的肯定。
家長們可以發現,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從游戲中學習,那么孩子就會對游戲失去興趣。
家長們可以多培養孩子一些愛好,當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益智類的游戲。
因為小孩對于游戲的了解,也會隨著他們自身能力的提升而逐漸的增強,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夠從游戲中獲得快樂,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3、 家長們在玩游戲的時候,也要限制孩子們玩的時間
為什么很多家長都不限制孩子玩游戲的時間呢?
原因是因為很多家長,在玩游戲的時候,都會告訴孩子:“要是你能多玩一會兒,我就獎勵你。”
雖然家長這樣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對游戲更加渴望。
因此,在孩子玩游戲的時候,家長們就要給孩子規定時間,玩的時間要適當的嚴格一些,次數多了,孩子就會有一個糾正自己不良行為的觀念。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形成自己克制的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改正自己的壞習慣。
對孩子的管教方法也是一樣,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躁。
一味的打罵,只能讓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
2、不跟孩子生氣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甚至在事后,家長也會向孩子道歉。
孩子雖然小,但是他也是有情緒的,有喜歡的小朋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就喜歡打罵孩子。
如果不想讓孩子真的成為一個熊孩子,那么,家長就不能慣著孩子,更不能對孩子發脾氣。
而是要學會耐心的跟孩子講道理,將孩子能夠理解的道理跟孩子講清楚,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的事情是要付出代價的。
3、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要量力而行
當孩子已經掌握了溝通的方法后,家長就可以開始跟孩子進行交流了。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