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孩子厭學休學還是退學休學?
我的孩子高一,13歲,之前也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也比較喜歡看書。可是上高一之后,我突然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說孩子逃課了,第二天上課精力不集中,不回答問題,問老師也不回答,但是又很難受,作業也不愿意做。我跟老師聯系了,班主任很負責任地說,沒有什么特殊原因,我們應該先觀察孩子是不是心理上出了問題,然后跟他進行溝通。
昨天晚上,孩子突然說肚子疼,我們很緊張,然后我就帶他去了醫院,最后醫生診斷是孩子抑郁了。我當時真的很震驚,一直在問,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得了這種病?然后我們才知道原來是孩子被他上不了學的時候,他爸爸經常打罵他,還經常動手打他,所以孩子特別恨自己的爸爸,是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后來經過多方了解之后,我才知道這孩子他爺爺經常打罵他奶奶,所以他當時真的很恨自己的奶奶。我一開始想這個問題,然后他爺爺會說,你就別說了,我還在這里說他奶奶,他奶奶說,他都快把他愁死了,我不給他錢了,我孩子不就這樣了嗎?現在孩子還這么大了,他爺爺奶奶還打他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當時就覺得不對勁,心里很難過,再說這孩子,我可是沒有說他爸爸,他爸爸根本就沒有打他,他爸爸一氣之下就給他點了一大把的零花錢,沒有給他生活費,他這個星期餓的受不了了,在這幾天一直在鬧著說學校里要錢,他有的是借,有的是動都不動。然后就在這個時候奶奶看到了我,問我拿了一個鉑金包的時候就把錢拿走了,他覺得事情有些蹊蹺,拿不回來。我就給他說,錢可以借,但是要交家里的伙食費,他說那兩萬塊錢很快就要花完了,然后我就把那兩萬塊錢也拿了回來,他們的錢就差不多了,我也就把錢又花在了他們那里。他們說那兩萬塊錢又是蹊蹺蹺又是會挨餓的。我就不給,那些有錢的也是要他們去討的。結果他們把那兩萬塊錢也給了我,到了那時候,我就后悔了。
很顯然,這件事情的根源還是他們的家長和孩子,他們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要把孩子的目標放在自己身上,認為孩子只要努力學習就行了。結果卻忽略了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這是家長的心聲沒有達成。我認為在這件事情上家長要做到的,就是無論孩子成績怎樣,家長都要去接納孩子。我一直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天賦,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優勢,也許他不是讀書的料子,但是卻在家長會上展露他真實的天賦,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是學習成績好,但是現在的競爭已經完全不同了,這種競爭原本就是一件很俗的事情,我們家長如果不加劇對孩子的期望,讓孩子去學習,那豈不是更加困難了。
有時候我們家長就會認為,孩子什么都不用干,讓他干什么就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但是其實這是很多家長焦慮的原因,因為你在他前面使勁地推動他,他在你后面使勁地推動,并且他很享受這個過程,這個過程,孩子就會覺得很快樂。
二、把握好孩子的需求,不能讓孩子感覺到沒有他的份量。
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時,不給孩子報任何的特長班,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享受,而孩子是有這種能力的,但是你如果剝奪了他的某些權利,孩子就會覺得沒有了,失去了這些東西,內心里面可能會有很多痛苦,有很多痛苦,所以家長會感覺到很焦慮,總是把孩子當成孩子,甚至是把他們看作是去發號施令的對象,這都是很不正確的行為。
父母必須要了解一下孩子是一個什么樣的心理,然后才能對癥進行心理疏導,不要用自己所謂的愛去傷害孩子。
三、要對孩子的需求保持基本的關注
一個情緒低落的孩子,是無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的,所以,父母要對孩子保持足夠的關注,因為關注孩子,就是在不斷的挖掘孩子的亮點,同時也要及時的給予鼓勵。
告訴孩子,他并不是不被愛,但是他知道,他并不是不被人愛,他也不會因此而孤單。
作為父母,如果能夠知道孩子的一些需求,并且恰當地滿足他,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如果能夠滿足孩子的需要,就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
孩子在小的時候,會依賴父母的照顧和看護,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就會慢慢擁有自己獨立的能力,因此,當孩子的需求有較大的波動時,父母一定要及時引導。
如果孩子是從小就形成了被過度關注的習慣,那么他就會有很大的壓力,但是,如果父母能夠及時地引導孩子,那么這種壓力就會轉化成孩子成長的動力。
這種動力在孩子長大后,他將終生受益,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他也將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改變這種不安的氣氛。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