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孩子厭學只想玩手機不愿學習,我該怎么辦?
孩子剛上六年級,每天回來都把作業拖拖拉拉,不想去學校。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其實我也是想盡辦法來糾正他的行為,但是都是徒勞無功,還讓他更抵觸學習。
01
厭學是孩子普遍存在的現象,家長也為此感到很困惑。
有的孩子已經學習十幾年了,家長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學習也有了一定的執念,一旦分數不理想,孩子就會質疑自己的能力,開始討厭學習,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這種情況的出現,其實也是父母將目標強加在了孩子身上。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顧孩子實際的實際情況,用成績高低來衡量孩子的一切,逼著孩子向優秀的人學習,這種方法讓孩子產生了壓力,而家長給孩子的目標也不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
比如,一個孩子本來是考985、211,但父母過高要求孩子,孩子也無法達到。最后孩子抑郁了,家長也變得不快樂了。
這樣的目標就變成了壓力,因為孩子追求的是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因此孩子會產生抑郁情緒。
在很多人眼里,家長是不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的,會對孩子有威脅,會對孩子有言語上的質問,比如說:“你給我閉嘴!”“你怎么這么沒用?”“你怎么這么笨?”等等。
這種帶有強迫性的語句,是對孩子的一種負面情緒,讓孩子容易變得自卑。
另外,父母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掌握主動權。
這里可以參考一下非暴力溝通的方法,不過分兩種:第一種是,孩子想“報復”父母,于是選擇“反擊”。
第二種,孩子會選擇“沉默不語”。
這種會直接反擊的孩子,一般都是家長強勢的一方,或者是老人強勢的一方。
所以當父母在跟孩子溝通時,我們要考慮這個問題,并且提出我們的建議。
這時候我們要把握住自己的心態,給孩子最基本的尊重,而不是站在強勢的一方。
孩子在青春期是叛逆的,那我們就可以采取“平等”的方式,讓孩子多參與到家庭的勞動中。
在這里,建議家長們把孩子當成家里的一個寶,當成寶。平時就充當家里的一個寶貝,讓孩子像個小公主一樣。
2、家長要學會示弱。
孩子需要家長的幫助,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家長都要學會示弱,讓孩子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總是頤指氣使,拒絕孩子的幫助。
在這個時候,家長也要學會示弱,我們有時候會展現出一些“無能”的一面,在孩子完成一些事情時,不要一味的指責,或者是對孩子不聞不問。我們要學會示弱,讓孩子主動幫助家長。
3、帶著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孩子之所以依賴性太強,是因為他們想要不斷的得到父母的關懷,他們想要的是父母能夠理解他們。所以家長要懂得換位思考,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我們也要適當的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著去做一些事情,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的事情,多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畢竟讓孩子去經歷一些事情比“苦”對他們更加的有幫助。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以身作則,當孩子在生活中犯錯誤的時候,家長不要采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嚴重。我們應該做的是耐心的去傾聽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去想辦法幫他們分析問題。
最后,我想說的是作為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應該如何去引導他們呢?
如果孩子只是一味的聽從父母的安排,不聽父母的管教,那么等到他們真的犯錯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是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了,所以家長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呢?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應該如何去處理?歡迎大家分享經驗。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