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孩子厭學解決方案
01
通過“跳跳河”來找我,來感受“跳河”的難受。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前幾天,我陪兒子去樓下玩。
剛好鄰居家小孩在鬧,他爸媽也在鬧。
他說,這熊孩子又要跳河了。
我接納了他,但是我又在開玩笑:
“哎,你媽媽要不就是在笑你,看我笑得多開心啊。”
他媽媽想了想,又說:
“可是我根本不想和她玩,她看見我這么開心,就不是好媽媽了。”
那天之后,我再也沒有看見過他了。
那時候,他跟我說的那句話,我覺得就像是對牛彈琴,簡直就是一場戲!
我還記得,他說了一段特別的話:
“是什么樣的感覺?我真的能感覺到,我真的感覺到你真正的想和我溝通。”
我愣了一下,那一刻,我心一下子提了起來。
(現在我回想起,我還真的沒想到這種感覺,不完全是因為我錯了,也不是因為我錯了,只是因為我不想和她吵架而已,而我,已經獲得了她的信任。)
那天,我終于聽到她跟我說了一句讓我非常震驚的話:
這世上只有一個不愛你的爸媽。
不是我不想和你吵架,不是我無緣無故的吵架,只是,我在不知不覺中,把這些話當作耳旁風。
有時,只是因為我覺得我和她的相處方式有問題,所以才會產生爭吵。
但是,吵架,還是有意義的。
經常吵架,還能鍛煉孩子的情商
如果孩子愛頂嘴,或者是我很生氣,即使我再大聲吼大,我也不會聽,甚至是我對她不理我,我甚至還會哭。
那么,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怎么辦呢?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就是給他立規矩。
立規矩要趁早,孩子小的時候,你可以簡單粗暴地告訴他,什么是規矩,什么是規矩,什么是規矩。在孩子3歲之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是規矩。
但是在孩子5歲之前,他的規矩感是建立起來的,6歲之后才可以建立起來。
一定要等孩子5歲以后,他的規矩感就會慢慢建立起來了。
這個時候,家長要告訴孩子,什么是規矩,就是說他要把所有的規矩都立好,如果做錯了什么事,就要受到什么樣的懲罰。
7歲以后的孩子,就可以讓他慢慢地改掉自己的壞毛病,讓他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
4歲以后,到了叛逆期,孩子對于家長的“難纏”也會表現得不耐煩。
他們開始變得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言聽計從,甚至會對身邊的一些事物產生排斥,
對他們來說,家長的嘮叨和管教,是一種控制,只不過是在提醒孩子,而并非是在告訴孩子如何做。
第三、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家長如果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那么家長就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很多家長說,自己就是不喜歡上班,就算是上班了也會有很多不開心的事情發生,回家后不愿意和家人說話,所以,家長要向孩子展現出一種很積極向上的狀態,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他并不是一個壞習慣,
如果說,家長下班回家以后只想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孩子又怎么會心甘情愿地聽你的話呢?
第四、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允許孩子改變
家長如果想讓孩子改變,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狠心”。
有的時候,家長的狠心讓孩子變得非常的乖巧,但是孩子真的能夠做到自律嗎?真的能夠對自己好嗎?
實際上,父母要想讓孩子變得自律,最好的方式就是轉移注意力,家長不妨可以嘗試著讓孩子變得自律起來,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規則,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做到自律,也能夠約束孩子。
比如孩子想看電視的話,家長可以跟孩子說:“看完這集動畫片后,我們就要去睡覺了哦!”
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孩子明白家長是有原則的,也能夠讓孩子知道規矩的重要性。
2、 適當的進行獎勵
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獎勵,就像是學習,如果孩子能夠主動的完成作業,那么他自然也就會得到相應的獎勵。所以,家長不妨在讓孩子自律的時候,適當的給他一些獎勵,讓孩子從內心產生做事的積極性。
3、 多鼓勵,少批評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能夠自己主動的完成作業,那么他就會得到相應的獎勵,這會讓孩子的自尊水平得到提高。
但是,如果孩子的作業確實需要家長的督促和幫助,那么家長不妨給孩子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這樣孩子就能夠慢慢的改掉自己拖拉的毛病,在做作業的時候,會主動的去寫作業。
4、 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責任感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一些事情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責任,讓他對自己的事情有一些責任感。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