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孩子厭學父母放手,花重金請學校老師一對一輔導
前幾天,我問這位高二孩子的母親:你看,孩子說學習壓力大,自己不肯去學校,不上課,每天玩手機,有多嚴重?
她的回答是:每天逼著自己學習,這個結果顯然不是家長所看到的,但孩子的情緒問題卻是普遍存在的,原因很簡單,這位母親曾經因為工作太忙,對孩子的學習太過于嚴厲,而忽略了與孩子溝通,未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變化。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聽了這位母親的描述,我綜合以上幾方面的情況,還是想把這個現象說出來,給家長朋友們一些啟發:
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必須自己先做讀書人,營造一個愛學習的家庭環境。
如果家里父母關系和諧,和諧,互相尊重,家庭氛圍也和諧,孩子沉迷于游戲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孩子不愿意學習,最大的問題是父母沒有以身作則。現在很多家長自己就是手機控,孩子玩手機被父母制止,就一邊抱著手機不撒手,一邊怒吼著“一邊玩去”。
這樣的教育只是治標不治本,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環境和父母的陪伴,而不是父母天天玩手機。
很多父母說孩子沉迷手機是因為沉迷手機,但其實,手機只是一個工具,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手機,而是親子關系。
《少年說》里的學霸胡俊宇也說過類似的話,“我父母只會玩手機,不陪我玩,爸爸會在手機上查東西,但手機不會玩,他嫌我打擾他玩手機。”
所以說親子關系是教育的前提,是父母要先做到,才能幫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當你一直盯著手機的時候,孩子內心會覺得你是控制者,你是監管者,他不會聽你的話。
如果父母在家里沒有規則,沒有規矩,在孩子手機上看到的東西就全都是有害的。
這樣子,他會把手機當成家長的替身,把手機當成哄孩子的玩具,讓手機24小時24小時不離身。
要知道,孩子是你最親近的人,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玩手機,請務必放下手機,多陪孩子玩一些親子游戲。
親子游戲能夠拉近你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
除了以上幾個小游戲,以下方式孩子也會喜歡,你還能做些什么呢?
1、不要把手機看作洪水猛獸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禁果效應”,指的是,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是好奇,越是想要得到手。
因為一旦你一不留意,你就會越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2、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
當你想要對孩子施加壓力的時候,要告訴孩子減壓,減壓不是讓孩子做出苦大仇深的事情,而是讓孩子在壓力下成長,而不是把壓力當成前進的動力。
3、不要把孩子的時間全部排滿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時間,如果你把所有的時間都排滿,孩子就沒有時間可以用來學習了。
4、父母要給孩子自己安排一些娛樂活動
孩子自己安排事情,對于學習也是非常有興趣的,但是很多父母卻把這個時間和孩子的時間給割裂開了。
父母可以每天留出一些固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情,例如一起讀書看報、畫畫、手工制作、拼拼圖、玩玩具、和他一起讀書。
父母要為孩子安排好每一天的學習之余地,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
孩子對學習有興趣,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多閱讀、多交流、多做手工作品、多運動、多交朋友、多看書、多鍛煉自己的身體,培養自己的愛好,對孩子的成長也非常有益。
06
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
孩子在這個家庭環境中長大,如果父母感情不和睦,經常吵架甚至打架,孩子就會感到恐懼怕,對周圍產生恐懼,不敢去學校。
父母應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增進感情,增加感情。父母應多抽時間與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狀況,幫助孩子安排好孩子的學習計劃,讓孩子每天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對于孩子來說,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可以幫助孩子結識到不同的朋友,接受同學之間的影響,同時也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積極性。
07
用幽默化解孩子的緊張情緒
家長千萬不要在孩子緊張時對孩子責罵,這樣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更加緊張。家長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孩子的這種緊張情緒,比如:
“設法不讓你緊張,不過大腦一定要先預熱,才能開啟”
“在家里,裝個攝像頭,拍下來就能看到你了”
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孩子緊張的情緒,這種方式效果會更好。
08
做好榜樣,給孩子充分的心理準備
當孩子緊張時,家長要多帶孩子出去旅游、接觸大自然,放輕松的氛圍,并且告訴孩子:放松是正常的,緊張會導致很大的問題,要理智對待。
這樣會更有利于孩子克服緊張情緒,幫助孩子把他能克服困難的信心發揮出來。
在這里,我要提醒各位家長,當孩子出現緊張的情緒時,家長不要逼孩子繼續努力,讓孩子先深呼吸
。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