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糾正孩子厭學心理
1. 發現孩子厭學時,父母切不可操之過急。
厭學的孩子一般是缺乏學習興趣的孩子,此時家長需要做的是應該拿出更多的時間和耐心來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要克服厭學心理,讓孩子從心理上主動愛上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具體應該怎么做呢?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1.家長不要急于批評孩子。
家長批評孩子不行,但不能擴大問題,而是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優點和進步。例如:孩子不做作業時,孩子馬虎大意,就批評他“做作業馬虎”。考試成績不好,孩子也應該反思自己,平時沒有努力,這次考試是不是也馬虎了,而不是不認真對待。
2.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錯題集”,如果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可以在旁邊監督孩子,幫助孩子分析原因,總結錯誤,進行糾正。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愿意為之前的錯誤進行改正。
3.家長要多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長要懂得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興趣班,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孩子不感興趣,家長可以為孩子報一些培訓班,比如舞蹈、鋼琴、聲樂等,讓孩子的精力和時間得到充分的釋放。家長在這方面要有所準備,不要忙于自己的工作,要抽出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哪怕是一些玩具、書籍、繪本、課外閱讀等也可以。讓孩子沒有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玩游戲、看電視等,而家長在這方面要做出一些改變,才能夠真正地讓孩子的精力得到合理地釋放。
家長要注意不要給孩子過高的要求,要以孩子的實際能力來要求他,而不是一味的去做超出他能力范圍的事情,這樣才能使他產生焦慮,家長可以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愛好,并且盡量和他一起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說看書,聽音樂等等。
如果家長的要求過高,比如說要求過高,就會引起孩子的心理壓力,覺得自己無法達到父母所要求的高度,這種壓力會讓孩子情緒起伏不定,使得他無法正常思考問題。
2.家長的嚴格要求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要嚴格一些,不能讓孩子的心理出現太大的壓力,不能讓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這樣才能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更好的去學習。
3.家長的寵愛
孩子在家里是主角,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要事無巨細,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作為家長一定要養成孩子一定要讓他做什么的習慣,就算是自己不做,也要讓孩子給自己做,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旦孩子不做的話,家長也會要求孩子,那家長是不是應該對孩子不能那么嚴格?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父母的不完美,如果我們總是關注自己的缺點,總是把缺點過度的放大,孩子的優點就會被掩蓋,缺點也會被掩蓋。一個人如果總是被別人討厭,你就會越來越不自信,如果經常被別人贊美自己的優點,就會形成一個自卑心理,更加不敢把自己內心的問題呈現出來,從而對整個人產生一種恥辱感,從而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從而越來越不愿意去學習。
3.帶著嘲諷的語氣去學習
看到孩子沒有考好而心情低落的時候,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你怎么這么笨,別人都會做的題目還不會做”,可是,這樣一句玩笑話,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會導致孩子產生更多的自卑心理。
實際上,孩子心里有很多的話想說,卻沒有一個話找出口,家長要善于引導孩子說出心里話,這樣才是對孩子的鼓勵和支持。
4.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
作為父母要盡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是他們的依靠,孩子就像是翱翔的翅膀,有很多的困難都需要父母幫助解決,也會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輕易獲得成功,孩子的信心和能力也會慢慢的增加,最后他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孩子的負面情緒都是需要家長去關愛的,只有父母重視孩子的負面情緒,才能幫助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順利的走出陰霾,好好的去面對生活,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一直陷在痛苦中無法自拔。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