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婁底孩子厭學怎么管教?
厭學是絕大多數人的通病,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需要找到一個發泄情緒的出口。
厭學,顧名思義就是討厭學習,討厭學習的主要表現是在情緒上、行為上。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發展心理研究表明,學習活動是學齡兒童的主導活動,是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兒童獲取知識和智慧的根本手段。
然而,有關調查發現: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21%。
厭學現象不僅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會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01
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只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花錢讓他上好的學校,找到好的學習資源,孩子就能學得更好,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還有的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不顧孩子實際情況,盲目攀比,孩子考差了,大發脾氣,孩子考不好,動手打孩子。這種做法是不理智的,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對學習和生活更加厭煩。
正確的做法是對孩子的知識學習不做要求,只要求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不斷鼓勵孩子的學習進步。
2、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有的家長把自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強加給孩子,不顧孩子實際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素質,不顧孩子實際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素質的發展水平,有的家長盲目的給孩子增加學業負擔,比如要求孩子考到95分以上,不允許孩子有任何的娛樂活動和放松,對孩子的心理狀態提出過高。這樣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我達不到父母要求,我是失敗者”的感覺,滋生出自卑心理。
3、過于看重成績
成績是對孩子一種無形的壓力,如果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孩子會認為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會對自己產生極大的自責、內疚、懷疑,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自暴自棄,認為自己就是個失敗者。
4、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有些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其余一切都不關注,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給孩子安排很多補習班,一報就要求孩子學習進步,幾乎沒有讓孩子有休息時間,孩子疲憊不堪,學習成績又不好,孩子更加沒有自信,形成惡性循環。
5、學習目的不明確
有些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分數,只看名次高低,不看孩子整體的成長,導致孩子心理失衡,焦慮情緒嚴重,情緒低落,從而學習失去興趣,認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從而失去學習的動力,最后甚至破罐子破摔。
6、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
家長可以先看看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的五個主要原因,然后再具體分析:
1、游戲吸引孩子的第一個原因,網絡游戲滿足了孩子現實中無法得到的成就感。
網絡游戲特別設計的一個能夠即時反饋的即時反饋模式,每完成一個任務,就會有相應的獎勵,環環相扣,及時獲取。
孩子在游戲過程中的自我價值,能夠讓孩子在闖關中獲得愉悅感、滿足感,而這些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得到。
2、孩子在游戲中能得到“控制感”。
在網絡游戲中,身份地位、成就感等能夠讓孩子在游戲中獲得“控制感”。
對于孩子來說,游戲中的“控制感”是指控感,網絡游戲能給孩子帶來很多東西,“控制感”是指控制感。
比如家長說,你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你到底在玩什么游戲?都可以,只要超過多少時間就可以了。
孩子不可能會馬上去做作業,他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策略,因此每次在做作業時,孩子都可能會控制不住地想要玩游戲。
如果您跟孩子說,現在不學習,那么以后就只能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這個時候孩子也可能會反駁,但是大部分孩子會反駁,不學習又有什么用?但是我很清楚,干體力活對我來說沒有多大的用處。
那我們來談談學習和玩網絡游戲的區別。
在我的觀點里,學習好不好就是被肯定,而玩網絡游戲就不行。我覺得游戲沒有錯,但是為什么不反對呢?
在游戲中我們也可以很隨意,隨便玩什么游戲都可以,但是為什么不可以?
為什么很多家長反對呢?
首先,
游戲的設計是基于心理學原理的。游戲設計是一個心理學原理,孩子在其中有清晰的目標,并且是從心底里認同的。游戲就是這個目標的體現,一個能讓孩子心滿意足的游戲,孩子能夠通過游戲來獲得內心的滿足。
其次,
游戲的滿足是人性的一部分。
我認為游戲只是一個工具,人在面對外部壓力的時候是無法抵擋的,而我們成年人能做的,就是要在這些方面多多少少給予孩子關心,讓他們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重要的。
我們可以在孩子做了一件事的時候,對孩子表示同情,并且允許孩子從中得到回報,這樣做,比你天天說你教的孩子的東西更加有用。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