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0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布《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秷蟾妗凤@示,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為94.9%,觸網的低齡化趨勢明顯,超過三分之一的小學生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未成年網民工作日平均每天上網時長在2小時以上的為11.5%,節假日平均上網時長在5小時以上的為12.2%。
不斷增長的數據背后,青少年過度用網、沉迷網絡的問題凸顯。說謊、脾氣暴躁、性格偏執,患上網絡依賴綜合征(又稱網癮)的孩子大都如此。還有不少孩子,因為網癮毀了自己的人生,散了家庭,傷了身體。三湘都市報記者采訪三個網癮青少年,通過身邊真實的故事,揭示網癮對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傷害。■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楊艷
案例一
17歲少年沉迷網游10年,落下一身病
9月中旬,17歲的小凱(化名)被父親用輪椅推著來到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三科復查,左膝關節腫脹、疼痛一個多月了,被確診全身多部位結核等,疾病與他沉迷網游多年有很大關系。“網吧里人群聚集,空間密閉,很容易感染結核病菌?!焙鲜⌒乜漆t院內三科主任梁珍分析說。
小凱8歲的時候就迷上了網絡游戲,沒錢上網并不影響他的熱情,放學后經常去網吧看別人玩游戲。初中畢業后,小凱便輟學了,過起了以網吧為家的生活。
2020年5月,小凱被確診為結核性腹膜炎、腸結核后,被轉入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三科接受進一步治療。經過醫護人員的悉心治療,病情得到了明顯的控制。
然而,出院居家服藥治療期間,小凱經常偷偷跑出去上網,在網吧一待就是四五天,抗結核藥物也顧不上吃,也一直未進行規律、全程的抗結核治療。
2021年8月7日,小凱的膝蓋開始出現劇烈疼痛,連站立、走路都成了難題,再次來到醫院。
入院后,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三科主任梁珍帶領醫護團隊為小凱完善了相關檢查,并邀請醫院骨科專家進行會診。通過相關檢查,小凱最終被確診為膝關節結核、結核性腹膜炎、腸結核、肝結核等全身多部位結核。這個17歲的少年,在花季年齡就有了一身病,不完全腸梗阻、支氣管擴張、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低蛋白血癥等,需要進行一定時間的恢復治療。
記者了解到,沉迷網絡游戲帶給青少年的健康影響很多。部分未成年人因為長期保持低頭或者側躺姿勢玩游戲、刷游戲短視頻或其他周邊內容等,他們的頸椎、手指等關節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常見的表現為頸椎病、腱鞘炎、腰間盤突出等疾病。長期沉溺于網絡,可能造成腦功能的損害,出現癲癇等癥狀。
案例二
重度網癮患者,幾天才吃一頓飯,一度被學校勸退
22歲的年紀,大學畢業,求職就業,結婚生子,這是許多年輕小伙要去走的人生之路。
但趙明(化名)盡管已經讀到了大四,卻可能永遠無法拿到那本畢業證。重度網癮的他,用媽媽羅芝林(化名)的話說,已經“魔怔”了。
長長的指甲,長長的頭發,在羅芝林的描述中,兒子幾天吃一頓飯也不餓,十幾天不洗澡更是常事,每天都活在網絡中。羅芝林更擔心的是,22歲的兒子,幾年來都沒有生理上的反應,已經不是一名朝氣蓬勃的年輕小伙,如同一具“行尸走肉”。
孩子為何會變成這樣?羅芝林反思過。
她和丈夫都是公職人員,分別在單位上擔任比較重要的職務。趙明3歲的時候,提拔到不同省份的夫妻倆因為各種原因悄悄離婚了。
父母離異后,趙明更加沒人管了。高考勉強上了一個三本學校,全靠自律的大學時光中他徹底迷失在網絡游戲中,一度被學校勸退。
近幾年來,在湖南省腦科醫院,趙明就被強制住院了三次,每次時間都長達一個多月,收效甚微。盡管出院時情況有好轉,不久之后趙明又會復發,甚至變本加厲。
“沒有社交能力,沒有工作能力,甚至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這孩子的人生徹底毀了?!绷_芝林自責地表示。
案例三
偷媽媽2萬多元充值游戲,網癮孩子散了一個家
長沙幸福泉心理咨詢中心的主任咨詢師陳明明,曾經受委托,為湖南省的一個重度網癮患者劉強(化名)進行心理疏導。
“因為孩子的網癮,好好的一個家都散了。”陳明明介紹,劉強今年15歲,山村里的孩子,同齡人都在讀中學,他已經困在網絡游戲的泥沼中不可自拔。
幾年前,劉強迷上網絡游戲,天天偷媽媽的手機上網玩游戲。最嚴重的一次,十來歲的劉強把媽媽手機里的2萬多元錢,全部充了游戲卡。事情發生后,爸爸開始頻繁地責備媽媽,沒有管教好孩子,也沒有管好家里的錢。責怪的話說得多了,夫妻倆爭吵不斷,甚至開始大打出手,傷了心的媽媽最終選擇了離開這個家。
而劉強靠著網絡游戲度日,性格日漸暴躁,感情淡漠,多次和家人動手,誰勸他不要玩游戲,就會直接揮出菜刀砍人。
深深恐懼他的暴戾,爺爺奶奶搬到了舊的廂房里居住,好好的家庭就這樣散了。
延伸
網絡沉迷的危害
一、對于未成年人個人的負面影響
1.打亂未成年人的作息和飲食;
2.導致未成年人情緒暴躁易怒;
3.嚴重影響未成年人正常學業;
4.影響未成年人現實交往能力;
5.導致未成年人精神萎靡頹廢;
6.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體健康;
7.嚴重影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8.導致未成年人消費觀念出現偏差;
9.可能引發未成年人“報復社會”的風險;
10.徹底毀掉一些人的一生。
二、對家庭的影響
1.親子關系緊張,與家人出現言語沖突;
2.親情淡漠,與家人發生肢體沖突;
3.以自殺、自傷等方式相威脅;
4.使得家庭經濟雪上加霜。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