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厭學的原因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的厭學主要是源于孩子心理上的問題,厭學,是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問題。”
孩子厭學了,父母如何引導是至關重要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父母要端正態度,耐心詢問孩子為什么厭學
1.父母要有耐心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是由不想學習到不喜歡學習,甚至發展為對學習產生厭倦、厭惡從而逃避的一種心態。從本質而言,厭學是孩子對巨大壓力的逃跑反應,是一種自我保護,一種本能保護自己不受這種負面情緒的鞭策,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
只有當孩子感覺難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時,就會表現出“沉默”的行為。
2.易激惹
厭學的孩子,還有一個常見的表現就是和家長對著干。你讓他快點,他就磨磨蹭蹭蹭蹭拖拖拉拉拉就是不肯停下來;你讓他睡覺,他偏要看完這集電視劇再睡覺;你不讓他吃麥當勞,他一定要看奧特曼傳奇。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說明他的大腦在高速運轉,他正在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
孩子學習時,不要干擾孩子,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可能會出現錯誤、不專注、磨蹭等情況。
家長需要做的事情,不是不斷地催促孩子,試圖糾正他的錯誤,而是要盡量引導他主動去做一些事情。
比如:孩子做作業,你可以引導他做一個安靜的讀書角,或者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安靜地坐在去讀書,不要去打擾他。
而不是做一些你認為的事情,比如一會讓他喝水,一會讓他上廁所,可能是因為你在旁邊一直在旁邊盯著他。
而不是說:“你這樣很危險,我告訴過你,你要注意安全。”
試想,如果你讓孩子在安靜的地方做作業,你的孩子只會寫兩個字“沒寫!”
而不是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你要是不寫完你就別吃飯了!”
孩子在旁邊看得忍不住了,自然會去寫,根本不用操心。
而你也要給孩子設置界限,在你覺得作業太多,超出規定時間的時候,把作業本就收起來,如果作業完成質量太差了,那明天就罰你第二天的課外閱讀,以此類推。
你需要孩子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與學習計劃內化為一體,真正搞定了孩子的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養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家長用心的去了解孩子,從行為入手去引導,找到他的興趣點,并加以培養,相信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自然也可以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