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出現厭學、逃課、不想上學、不想上學,這不,這應該是孩子出現了厭學情緒了,學習成績明顯下降。這個“學習困難”很有可能源于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那這種恐懼心理就會轉化成厭學情緒。
厭學情緒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家庭因素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父母的高期望值與功利心也會使得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一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往往把自己年輕時候沒有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甚至要求孩子達到一定的高度,強迫孩子學這學那,強迫孩子去做他們一時還難以做到的事情,使得孩子內心產生極度的反感,最終產生厭學情緒。
2.社會因素
大眾媒體對于吸煙的影響,也有所報道,曾經有一個10歲的男孩因為父母不讓他玩手機,不讓他玩電腦,當時因為玩游戲而導致的極端行為出現。有些重點高中的學生因為手機跳樓自殺,也有些重點大學的學生因為沉迷游戲等原因而產生了厭學情緒。
由此可見,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作為家長應該從以下幾點去解決問題:
第一,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帶著孩子多讀書
孩子都是貪玩的,對于喜歡有趣的事情,自然是沒有多少興趣,但是當他有了喜歡的事情后,自然會將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這時候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學習的好壞不在于老師講的知識點有沒有真正的掌握,而在于自己有沒有掌握到,如果不懂就要及時問老師,千萬不要有逃避的心態,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不要一味的去追求一些成績上的理想,應該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這樣才會讓孩子更有上進心。
第二,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有很多孩子都會覺得學習是給老師學的,而不是給父母學的,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是父母幫助自己的,所以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這件事情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這樣孩子才會對學習有一個好的認知。
對于那些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情況,我們可以多鼓勵孩子,引導孩子正視學習,樹立信心,相信孩子會變的越來越好的。
我們作為家長,不能總是在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去安慰孩子,我們要正確的去看待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鼓勵,也不要總是抱怨孩子成績不好,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而是應該給孩子傳遞一個正確的學習觀,讓孩子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我們總是在孩子考試失敗的時候去指責他,在孩子考差的時候去安慰他,我們不要總是用成績去指責孩子,因為孩子最不應該相信的是父母的愛,父母對待成績的態度,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
我是諾媽育娃,是兩娃的媽媽,從事教育行業多年,一手帶娃一手碼字,致力于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經驗,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的話,歡迎點贊加關注,您的支持是我不斷追求的動力。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