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厭學叛逆怎么辦?這里有幾條經驗想和大家分享。
給大家一些自己的小建議:
1,給孩子一些時間。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2,給孩子一些空間。
3,不管孩子的行為是否正確,我們都要把他當作朋友去相處。
4,不要用你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孩子的行為。
以上就是如何幫助孩子做到不厭學叛逆,青春期厭學叛逆的方法,很多家長都沒有學習,因為每個父母都知道,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一環扣一環,想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先要解決自己的問題。
這本書中,提到一個觀點,我覺得很不錯,那就是“關系>對錯”
這個觀點,你一定是讀過很多書的,對吧。你說親子關系很重要,孩子之所以不想跟你溝通,是因為跟你關系很不好,那么你就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你覺得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跟你溝通呢?是因為你沒有做到“情感連接”
這個道理。
什么是“情感連接”?
簡單來說,就是你和孩子關系好,他才會更愿意跟你溝通,你和孩子關系好,你才會更愛他。
比如你上班回來,你一天到晚就想著怎么跟孩子說“下班了,今天打算怎么跟孩子說早安”,這是一種情感連接。
是的,你下班回到家,孩子也在那邊玩游戲,你下班回來就說:“今天發生了什么事情,跟我說說,好嗎?”
也可以說:“今天在幼兒園里,你和哪個小朋友玩得很好,你覺得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也可以說:“我發現你和哪個小朋友玩得很好,你覺得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說著說著,你就會發現,孩子是真跟你說的。
只有“真跟你說了真話”,“真棒”,才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從而更積極、更好地處理和同伴之間的矛盾沖突。
三、“真愛”:“真愛”是指的只有“真愛”,才是父母需要去看到的一種愛,更是一種真誠。
我們更需要去發掘、探究、發現和發掘孩子內在的力量,并用有愛的方式幫助他成長。
只有真愛才能激發出成長的力量,而不是給予他什么。
第一步:關注,但不“夸獎”
《少年說》中有一個男孩吐槽媽媽:“我的笑容是裝不出來的”。
從小他就喜歡彈鋼琴,可媽媽覺得彈鋼琴枯燥乏味,就告訴他:“你只有多練習,才能練出好聽的曲子?!?/p>
可是兒子卻滿不在乎,認為學習是給媽媽學的,不學習哪有樂趣。
學習只是個過程,學習的目的是讓孩子改變,不是為了父母。
在有些父母看來,學習是孩子的事,與他無關。
可實際上,父母真正的關心,只是自己的想法。
知乎上有個高贊回答:“給父母的建議,如果不用假裝自己是小孩,那就更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
雖然這個說法不一定對,但是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就是不明白為什么要逼孩子學習。
不逼孩子學習,真的能好好學習嗎?
答案是否定的。
3
有一個北大的學生,從小就是個學霸。
他從小在學習上一直很自信,父母認為,學習成績不好就一定是因為不努力,所以才會導致他學習不好。
父母總是督促、催促他學習,覺得這樣就可以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后來在一次考試中,終于考出了讓父母以及老師都滿意的成績。
但是父母并沒有滿意,只是將他還小的弟弟叫到一旁,他們非常高興,因為弟弟的學習成績優異,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肯定。
而他自己卻沒有考到,因為他要到北大去上本科,還有來自父母的壓力。
而他自己也在北大的3年時光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學生,成功考上北大,而且是這樣的:
15歲時,他開始研究專業的航空工程,當時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好好學習,然后上大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