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為什么會厭學?為什么會厭學?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孩子厭學的程度不對,有些家長可能不愿意接受,覺得這樣子的教育是不行的,不允許出現這樣的狀況,其實還有一些根本原因是家長并不重視孩子的學習,認為只要把這個孩子教育好就行了,現在的學習條件很好了,你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了,不可能像現在這么好,而且很多孩子因為各種原因成績都下降了,所以他們會覺得學習是痛苦的,所以才會出現了厭學的現象。
但是很多家長又做出一個非常不好的決定,就是發現孩子厭學了,然后就開始去尋找孩子厭學的理由,去尋找各種方法,去教育孩子,去解決孩子,去解決孩子的問題,但是最終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孩子厭學的問題。
其實很多家長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孩子厭學是他們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而孩子厭學,也是他們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所以家長才來咨詢。但是很多家長沒有學會反思自己的問題,也不去學習,因為他們從來就不懂得去學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學習應該是孩子們的責任,因為學習是孩子的主要任務,所以他們從來不會去關心孩子的成績,而我們知道孩子為什么厭學,那是因為他們從心里就沒有他們想要的學習,每個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績,如果孩子沒有真正的改變,那他們永遠也無法去學習。
我不知道厭學是怎么來的,如果我厭學了,就不會開開心心地去上學,而是整天黑白顛倒,整日沉迷于網絡游戲,黑白顛倒,這是大多數人現實生活中的特征。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這些特征會造就一個問題孩子,一個問題孩子,或者一個問題孩子背后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你孩子沒有出現問題之前,我只能說,孩子已經出現問題,而且有一定的普遍性。
那是因為,孩子普遍存在人性的弱點,所以,孩子出現問題,往往不是今天的問題,是過去的問題。
我始終在強調,要解決孩子的問題,一定要從家長自身開始改變。
否則,一個孩子就可以逼孩子抑郁了,或者徹底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我看過一個父親的求助,孩子厭學、游戲成癮,父親對孩子的心理沖擊力度達到了“兩重天”的程度。
我們怎么做,才能讓孩子的問題,盡快走出深淵呢?
我想,我們最應該做的是,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知道心理上的安全基地。
否則,即便是我們的目的達到了,我們也達不到。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保羅·麥克納博士在《無條件養育》一書中指出,
父母如果對孩子的需求給予關注度達到了75%,孩子就能從父母這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從而幫助孩子提升自我價值感。
3
讓孩子放下“厭學”的偏好
美國的“家庭治療”曾經說過:當孩子感受到自己對生活的熱情和信心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積極的行動,開始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最終達到對自我的掌控。
在心理學家克萊特的《自驅力》一書中,他將人們的行為分成了“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種。
內在動機是發自內心的,而外在動機是完全錯誤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對各種事情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往往會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來獲取知識。所以,父母如果不想讓孩子長大后有懶惰的表現,那么就要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從現在開始,讓孩子做家務。
今天的孩子對勞動的熱情是沒有的,他們會覺得自己不能夠勝任,父母應該讓孩子參與家務,可以培養孩子的勝任感。
當孩子做家務的時候,父母可以及時地肯定孩子,讓他們自己獨立完成,并給予適當的獎勵,這可以激發孩子的積極性。
3、讓孩子感受勞動的樂趣
父母可以讓孩子嘗試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買菜做飯,幫忙掃地拖地等,孩子如果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然也會更愿意去做。
比如孩子掃地,父母可以獎勵他們看動畫片,或者是去戶外活動,或者是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等。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