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厭學的表現我該怎么開導他?
小A,女,28歲,高學歷,從小被父母教育的要強,一直都很懂事,希望父母對她們更好,但有一天小A從班里前十名滑落到了百名外邊。我以為孩子可能是不適應這個學校,但班主任打電話,讓我把孩子接回去,說帶她去看看醫生。
小A在回家的路上沒敢看醫生,勉強跟著媽媽到了醫院,然而在診斷上小A是個心身疾病,而且有創傷后應激障礙。媽媽當時跟學校講,孩子可能是中度焦慮,沒有精神。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小A的厭學行為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種摧殘。媽媽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猜測孩子被診斷為焦慮癥,醫生說孩子學習壓力大,所以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我慢慢地了解到,隨著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脾胃功能也越來越差。當時,在學校里,沒有朋友,感覺到很孤單,有時候甚至沒有活下去的勇氣。
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孩子病情緩解, 游戲慢慢疏遠了。
(家里人,身體有病,他不愿意去醫院看病,問詢)
在三年半后,小A的狀態變好了。學習的興趣也增加了, 開始嘗試參加一些活動。
但是他每天都需要完成體育鍛煉,包括上網課,這讓他非常疲勞。雖然他每天使用手機時間過長,但我們一直在遵循,一星期六一大早,他就背著我們去圖書館借臺電腦。除了學習,他什么時候都沒有娛樂活動。
他逐漸不想和我說話,一和我說話就躲在被子里。我很擔心,找他班主任,班主任老師說他很聰明,但就是學習不好,老師很擔心他,問他為什么不愿意和同學說話。
在聊天過程中,孩子告訴我,他不想去上學,不想考試,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甚至想自殺。我告訴孩子,家長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孩子說:“我不想去上學,我有很多的同學都有抑郁癥。”
孩子不愿意去學校,是很多家長都存在的問題,我們要怎么做呢?我把這個問題問完了,
孩子爸爸表示:“他們都是因為成績不好,才會厭學的。”
我接著說:“孩子,尤其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育是不完善的,情緒也是不穩定的。所以你看到孩子玩手機的時候,不要簡單粗暴的制止,這只是很簡單的方法。”
我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心理游戲,我覺得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我們通過心理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去理解自己的內心,真正的去接納自己,如果孩子沉迷手機的時候,我們用完之后再去想辦法改正,就好像重新再去打電話,效果一定會好得多。
另外,如果孩子有什么心里話想要跟你說,你也可以用表達出來,比如說:“媽媽今天上班好累啊,我想先玩會兒手機再寫作業,可是我又要先寫英語作業,我害怕我寫不完就得再去寫,我怕作業寫不完,最后就會熬夜寫,第二天老師上課我也會受到批評。”
運用到這里,我們就能很清晰的感受到,孩子的內心是極其脆弱的,如果家長在此時能夠幫助孩子疏導他的情緒,孩子就會獲得父母的關注和支持,從而減少對手機的沉迷,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
最后,小編希望大家都能夠跟孩子一起完成這個約定,當孩子慢慢的走出家門的時候,父母也不要忘記及時的跟孩子溝通,幫助孩子想辦法解決問題。當然如果孩子已經有一定的自控力,可以給孩子看一下這一集動畫片,然后一家人一起制定一個家庭手機使用時間表,約定好看多久的電視就結束,如果沒有完成或者是執行不下去了,就要按照約定的辦法懲罰,否則扣除“相應的減少時間”。這樣孩子就不會過度沉迷手機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孩子遠離手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要引起孩子的重視,并且耐心的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只有懂得跟孩子溝通的父母,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對孩子進行教育。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