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孩子厭學該怎么辦?
一、孩子出現厭學的現象
孩子剛升入初中,適應小學生活的階段,很多家長就開始緊張,擔心孩子的功課,怕孩子厭學,也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知道怎么引導孩子,常常感到非常的焦慮。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也會焦慮,也會著急,可是孩子一點都不著急,還總是要我催他。很多次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有時甚至都害怕孩子不讀書。
在這里我想說的是,當孩子出現厭學的時候,首先我們要去了解厭學背后的原因,然后才能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
1.學習的內驅力不足
很多孩子不愿意學習,就是因為覺得學習太辛苦,沒有玩耍的時間。所以才會厭學,討厭學習。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還是愿意去上補習班。如果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就會厭惡學習,覺得自己學不好,也學不好。
2.孩子與同學的交往能力不強
現在有很多孩子學習成績都不錯,但是就是不愿意去上補習班,這就是他們的社交能力差距。因為他們太在乎同學的成績,在乎同學們的看法,他們在乎別人的評價。但是為什么孩子在意同學的看法呢?因為他們在意同伴的評價。
3. 孩子學習能力不足
學習能力不足,又會導致孩子們的上課不注意聽講,沒有辦法將注意力放在重點上,也就是說他們的學習能力比較弱。沒有辦法將注意力放在重點上。而且學習能力不足的孩子,往往有些事情都不愿意做,更別說去認真聽講了。這類孩子平時沒有什么朋友,只是隨大流,可是在學校里很難受得不到朋友的理解,自己情緒也不好,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一般他也不會想辦法去排解自己的情緒。
4. 內心脆弱
一些孩子內心敏感,自尊心強,如果他們想要的是有傾訴對象的話,他們也會通過其他途徑去發泄自己的情緒,可能就會在網上進行攻擊。孩子內心脆弱的時候,沒有什么朋友可以訴說,如果沒有朋友可以傾訴,那么他們就會將自己的煩惱轉移到網絡上,從網絡上去發泄。
5. 性格孤僻
這類孩子因為受到網絡暴力的影響,往往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并且自我封閉,不與人溝通,長期沉迷于網絡世界中,對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也不感興趣,慢慢的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愿意與人交流,也不喜歡外出活動。他們會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房間里,不愿意和人接觸,感覺自己很孤獨,不愿意和人交流,不喜歡說話,喜歡擺弄自己的身體,就會導致出現這樣的情況。
二、為什么會導致孩子玩游戲上癮?
1. 父母的縱容
現在很多家長是沒有時間的概念的,尤其是有的父母為了掙錢養家,外出打工掙錢,回家后的孩子是顧不上管教孩子的。因為孩子在家里已經學習了一天,想放松一下,但是回到家父母也要工作,這樣就會讓孩子感到十分的難受,于是就會出現想要逃離的現象。
2.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
如果孩子出現了學習的惰性,那么孩子不僅無法取得好的成績,還可能會產生心理上的困擾,此時父母再對孩子進行管教,可能就會讓孩子心里產生抵觸現象。同時也會讓孩子對父母的要求產生不滿,認為自己無論怎么努力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漸漸地就會對學習喪失興趣,最后影響到學習的成績。
3. 受到環境的影響
父母如果是個急性子,那么對于孩子的教育就會非常的上心,所以,在孩子的學習方面也是會非常重視,但是,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
面對孩子學習上面的一些行為,父母應該怎么做才能使得孩子能夠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呢?
首先,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讓孩子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上都做到主動學習。
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中都可以培養孩子的主動學習能力,如下圖所示:
孩子學習掌握主動權以后,在孩子生活方面的每件事情上都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獨立完成。
其次,父母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需要學會和自我負責。
父母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責任必須自己承擔。比如說:當孩子需要自己整理書包、自己完成作業的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是家庭的一員,所以你要按時去做。”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學會承擔家庭責任,樹立孩子的獨立性,不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最后,不要總是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錯誤觀念掛在嘴上。讓孩子體會父母做家務的辛苦和不容易,增強孩子的責任感。
04
《小舍得》中的南儷和田雨嵐就是這樣的父母。
南儷和田雨嵐曾經是學霸,可是卻生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學渣,最后在高考中被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南儷一家人感到非常開心,但也不禁為她的明智而驕傲感到心疼。
為了讓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父母要做好功課,引導孩子懂得感恩,理解父母的不易,成為一名優秀的父母,做他們身邊的“小太陽”。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09:53:32)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