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16歲叛逆期不上學怎么辦?我的兒子15歲,高中一年級,現在整天沉迷手機游戲,到了該上學的年齡還沉迷手機,要不就是不上學,看到老師都說:上課不專心,神游天外。他爸本來是想把他手機沒收,結果他爺爺攔下,說是把手機給他沒收了。我只是說:你要學會自省,不要被手機控制,因為你控制不了自己。
他就給我回復了句:你把我手機沒收了,我很生氣,也很無奈。他說以后我不會再給他手機玩,但是前提是他必須先完成作業,而且必須在完成的前提下。
我表示很詫異,從沒見過他這么認真的在寫作業,而且規定的時間一到他就會主動地把手機交還給我。他在保證完成作業的情況下還主動去把手機還給我,這一點很好。他說還有一個多月就要中考了,他很緊張,作業不好好寫,所以提前干什么,到晚上十二點就該睡覺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告訴他:這次你的成績也比上次好一點了,你和媽媽都沒有退步。而且我還有獎勵,你每天都按時完成作業,真好!
當然,孩子也答應了他的要求,只是周末的時候偶爾會拖一下,但他還是遵守約定。而且在之后,他的表現還算是有進步了,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還是比較圓滿的。
如果能不能按照這樣的邏輯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我們還會擔心嗎?
好習慣會代代相傳,就像是生絲方形成的,然后慢慢地會慢慢地減弱。家長只要堅持下去,我們的孩子還是可以越來越優秀的。
好習慣往往都是從小養成的,好習慣往往都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養出來的,因為家庭教育是一個人習慣的培養,良好習慣的形成是通過父母的榜樣作用而逐漸形成的,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孩子對事物的認識和領悟能力有一部分提升了,孩子的責任感和成就感也會慢慢得到培養。
好習慣來源于父母的培養,但也有一部分父母是比較懶惰的,所以培養孩子好習慣的第一步就是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
其次是父母需要堅持原則,嚴格要求孩子。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懶散,總是忍不住心疼孩子,就會對孩子“狠”,對孩子大吼大叫,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言行不一,只能是不會有好的結果。而很多孩子的做法卻是為了迎合父母的要求,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自己的思想,這才是最難的。這樣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會比較懶惰,這樣的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也會很難獨立自主,就算是有一天他們脫離了父母的照顧,可能會獨立自主的生活,但是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會對父母的一些指令沒有反應,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服,不愿意和別人交流,不愿意和其他人交往,這些都會讓父母很頭疼。
2、有的時候父母會發現自己說的話和孩子的做法不一致,或者父母沒有經過孩子的同意,孩子又把自己的一些觀點和決定強加在孩子的身上,這讓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就會變壞。就容易讓父母覺得孩子不愛學習,會罵孩子,會控制孩子,也會打孩子。當父母的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孩子會選擇一些錯誤的辦法,來迫使父母順從自己。
3、讓父母感到焦慮。
孩子和父母經常吵架,彼此的爭吵,孩子往往會感覺到非常的焦慮,而這種焦慮,也會讓父母們感覺到很疲憊,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們希望能夠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而不是因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出錯,變得焦慮,這樣的結果就會讓父母更加的焦慮。父母們開始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但是孩子的表現反而變得越來越差,最后導致了父母焦慮的惡性循環。
4、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當孩子總是玩手機,那么對孩子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孩子長時間的玩手機,會影響孩子的視力,也會讓孩子更加的沉迷于手機游戲中,這樣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孩子長時間的玩手機,那么對孩子的視力也會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7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