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么辦?那是他自己的事,還有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
面對孩子厭學,我們家長都會覺得,厭學真的很難受,難受。其實我也不認為那種情況,因為小學的時候,孩子對待學習很好,也很認真,對于他來說,這已經是很美好的事情,因為他對未來有一份美好的期盼。
但是他不知道怎么跟自己合約,怎么跟未來的美好憧憬。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有一種強烈的無力感,想要放棄。
但是當我們抱著一種“如果孩子愿意去上學,成績不會太差”的心態,去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這是非常重要的。
當孩子產生了這種無力感,就不愿意學了,結果就是惡性循環,成績越來越差。
所以,孩子上學越來越差,背后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而良好的習慣,是可以推動孩子不斷地學習,不斷進步。
只有在這種習慣中,孩子的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順暢,更有可能性地“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所以,要想讓孩子告別“厭學”的狀態,家長不妨從這幾方面入手。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曾有一個實驗,請來參加科研工作的實驗者,名叫“愛迪生”。
他們從一個普通的中學,考上了一學期的科學、哲學、科學和社會學,卻意外地發現:
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通常都是閱讀障礙。
他們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些學生卻有著良好的閱讀習慣。
這說明他們在學習上很吃力,單詞怎么磕磕絆絆,句子怎么記不住,閱讀理解時,他們總是慢悠悠地寫、漏掉。
他們明明能在紙上劃出句號,可一旦遇見稍微難一點的題目,立刻就卡殼了,明明會做的題目,卻寫不出來。
學生的計算能力弱,遇到不懂的問題,往往就會一錯再錯,錯過了本來應該掌握的知識,結果卻白白丟掉了。
“粗心”是一種病
在考試中,粗心是一種病癥。
大部分學生總是粗心,有的學生有“知識記不住”的毛病,但有的學生卻能“一學就會”。
考試之后,很多孩子經常會說:“我真的學不會,如果這次能考好,對我來說,就沒有什么事了”。
有的孩子會說:“我原來會,但是這次考試,我明明會了,結果卻考了個C,結果我本來可以考得更好。”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對于同樣的一個客觀因素,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會有不同的表現。
面對孩子的粗心,家長只需要找到孩子的粗心點,幫助孩子找到克服它的方法,就能夠讓孩子學得更加輕松,孩子也能夠學得更加通透,成績自然也會越來越好。
4、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我鄰居家的孩子今年剛上一年級,她發現孩子的粗心問題非常嚴重,只要找到了原因,也能夠非常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改正,關鍵是看是什么原因導致的粗心問題。
比如,孩子為了多玩游戲,天天就想著玩游戲,如果父母不催促,他就不去學習,有時候為了玩游戲,他可以和父母頂撞,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面。
為此,父母經常打罵他,他也不知道應該怎么辦,直到有一天他打通了媽媽的電話,說自己實在是受不了了,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面不出門,鎖在自己的房間里面不吃飯,父母只能求助于我。
經過溝通,父母了解到孩子的現狀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力才導致的粗心問題,于是改變了孩子的行為,孩子的成績也開始好轉。
這次,他對自己的行為也有了深刻的反思,當他的父母知道自己的粗心是源于對他的限制,所以才會通過不斷的修改錯誤來要求孩子,所以他才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等到孩子改正錯誤的時候,他才能心平氣和的跟孩子說一句話:“孩子,你做錯了事情,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