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怎樣疏導孩子厭學的心理
我是一個典型的焦慮家長,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父母給我的生活安排得很是無微不至,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根本不關注孩子的心理,還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在家休息后,看到他們愁眉苦臉的樣子,我雖然心里面不高興,但是卻不自覺地把情緒發泄給孩子。
現在想來,其實我這種心態,自己何其熟悉。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我卻不能這樣去做,每當孩子有進步時,哪怕是進步了一點,我都不去夸獎孩子。
甚至還和孩子說:“你只要堅持,下次會有進步的。”
我知道,孩子心里想的是:“雖然我這次沒考好,但是,我下次一定能考得更好。”
結果我這次終于考了第二名。
家長看到成績后,也沒覺得好像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我知道,現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內心是很焦慮的。
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的成績都是這樣的態度:
考得好,就是“捧一捧,放一放,砸一砸”。
考得不好,就是“棒打鴛鴦”:
越打越緊,越刺激越壞,反正就是不學了,那就一直唄。
結果發現孩子早戀了,立馬棒打鴛鴦:
你這個做父母的,也太不理智了吧!
你以為你打一頓,孩子就乖乖聽話了?
你以為孩子早戀了,就從此不再需要被管教了?
你以為你拿走了孩子的手機,孩子就從此徹底放棄了與你溝通?
我認為不是的,這也是違反孩子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大原則。
青春期,就是一個孩子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程。
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需要父母再像小時候一樣事事管束著,而是有自己的空間和話語權。
他們渴望獨立,渴望自由,希望擺脫家長的束縛,成為一個可以自己決定自己,
自己承擔責任的人。
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度。
正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對自己的評論是惡意的,所以他們才會反抗、抵觸、抗拒,從而引發了親子關系的惡化。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長會產生一種思維誤區,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干,不聽話,得好好引導。
但是家長們也要記得,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思想,我們要相信孩子的話,孩子也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所以要尊重孩子的話語權。
孩子長大了,他們希望得到認可和尊重。
這就需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了解他們的想法,從而對癥下藥。
平時多和孩子溝通,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找到適合的方法引導孩子。
只有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他們才會更加愿意和父母溝通,這樣也才能得到孩子的心底下的快樂。
因此,面對孩子叛逆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多傾聽,多引導。
當孩子的行為影響到了父母的情緒、脾氣、情商、人際關系等,這就需要我們做父母的改變。
而父母應該做的就是多去傾聽、多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從而在親子關系中去找到平衡,從而實現教育的最大化。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