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天津圣安兒科行
北京回龍觀醫院門診主任明宗峰
正在接受治療,他的三個孩子最近情緒很不好,厭食、抵觸上學、遺尿,晚上不睡覺,白天又乏力,家長對此都很焦慮。專家把他們帶到醫院,診斷為“兒童強迫癥”。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周伯榮:醫生判斷,這個孩子屬于典型的“強迫癥”,他在強迫上有強迫的強迫癥狀。從他的厭學我們就可以分析,強迫癥的病因可能有很多,因為個人因素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只有找到其中的原因,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造成厭學心理的因素有很多,我們在此也要重點提及一些。首先是遺傳因素,孩子的大腦神經遞質、多巴胺等也會發生紊亂,導致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完成學業。其次是學校的教育,在學校學習的壓力太大,需要通過各種途徑來滿足自己的大腦,比如通過手機游戲來釋放壓力,比如賴床或追劇,更有的孩子會表現出神經衰弱、食欲不振、情緒低落、失眠、嗜睡等。
另外還有家庭關系的影響,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只知道強按照自己的命令式教育,而忽視了孩子自身的感受。最后造成的就是孩子不愿意接受自己。
特別是家庭成員之間有矛盾或者是家庭氛圍不和諧的時候,孩子內心有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外在”環境,所以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焦慮,從而產生一系列的表現。
其實,如果家長本身就是易怒的人,那孩子也會把這種焦慮感受帶到家庭當中,所以家庭氛圍也會讓孩子的焦慮更為嚴重,從而引發孩子的恐懼感。
第二種情況:孩子內心比較焦慮
當孩子處于焦慮狀態的時候,孩子內心里面就會產生一種想法,對于自己的這種想法也會更加的排斥,從而產生了一種抗拒,從而會促使孩子變得更加焦慮。
比如:
當孩子處于焦慮的狀態下,孩子自身的想法會被認為是錯誤的,所以當父母在對孩子說“你一定要考第一名”的時候,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就會變得很負面,因為孩子會認為“自己不一定能考出好成績,而且自己也不能滿足父母的期望”。這種想法就會讓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本身產生抵觸感,也會變得越來越焦慮,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第三種情況:家長在嘮叨的時候顯得無力感
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能在比較嘮叨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來嘮叨的狀態。
就比如:
“你可是學習的,你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好的工作,有好的生活。”
這種嘮叨式的教育方式,雖然也會讓孩子很反感,但是也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能干什么,也就不知道他該干什么。所以這也會導致孩子厭學,是很多家長給孩子帶來的一個假象。
第四種情況:孩子的學習動力不足
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的學習目的性和自主性都比較強。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理解和幫助孩子,讓孩子從內心去認同自己,才能讓孩子的學習效率提高。
同時要多給孩子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從內心愛上學習。
第五種情況: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幫助孩子通過其他的方法,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最后,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方法的有效性,比學習結果更重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成績才會提高。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