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厭學怎么辦?
摘要:
從《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這幾本書,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體驗。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這里,我們分享下關于我家的故事。
李小鵬,今年上五年級,和以往判若兩人,一向好脾氣的他,仿佛變了一個人。他不再愿意看書,而且脾氣也越來越暴躁,動不動就跟父母發脾氣,吵架的次數越來越多。
李小鵬自小就乖巧聽話,學習成績也不錯,但是到了初中后,成績卻一落千丈,在初二的時候,他開始沉迷于手機游戲,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李小鵬也多次跟老師溝通,但是好像收效甚微。
直到現在,李小鵬依然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而是經常逃課,成績自然是越來越差。初中畢業的時候,李小鵬不想去上技校,想去學技術學校,而父母也同意了他的想法,于是,送他去了一個技校。
李小鵬去技校學習汽修,去了很多技校學的課程,成績也還不錯,可是進入技校以后,還是不喜歡學習,而且脾氣暴躁,經常因為一點小事發脾氣,李小鵬爸媽就懷疑他是不是得了“叛逆期”,并且跟他大吵大鬧了起來,李小鵬也不再愿意學習了,開始沉迷游戲,一度沉迷于網絡上面,父母覺得李小鵬這種行為是沒有出息的行為,于是又帶他去了醫院。醫生檢查結果顯示他已經有中度的抑郁癥,但是心理醫生說他的抑郁癥沒有發作,醫生建議他要暫時休學一段時間,因為李小鵬比較嚴重,他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去適應。這個時候李小鵬的父母并沒有采取強制要求他繼續上學,而是考慮到他情緒還比較敏感,又不好控制他的情緒,所以就先在網上找到了心理醫生,然后就讓他休學。
因為李小鵬的父母不允許他上學,即使去了學校也只是讓他在家休息了一個星期,李小鵬仍然是在家休息。
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能堅持一段時間,只要他能堅持一段時間,他就能走出這段痛苦的時光。
很多孩子在青春期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更加說明他的痛苦已經達到了極限,家長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有可能會讓孩子更加痛苦。
那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我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故事:
有個孩子在中學時期非常叛逆,幾乎不和同學交往,學習成績也是一落千丈。
有一天,父母實在氣不過,打了他一巴掌,他縱身從11樓跳下去了。
自殺未遂的他留下遺書,寫道:
“我是一個最沒用的人。”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你到底像誰,是我的鄰居,還是你的隊友?”
這句話至今讓他至今還記憶猶新。
那天,父親把他從陽臺上拽下來,邊走邊罵他,說他像個小孩子,真要把他趕出去,他竟然說他要跳樓。
父親氣得直跺腳,他卻說:“你這小子,太沒良心了。”
是啊,沒良心的孩子真是不容易當。
要知道,父母的這份心,實在是太善良了。
他用自己的善良,換來了別人的善良。
他的善良,都被父母嚴厲刻薄地拒絕了。
那個被輕視的孩子,在成長中,他們對父母最渴望、最害怕的,就是得到父母的一句“你是好孩子”。
當他長大后,他對社會的回報,也會變成對自己的鄙夷。
這種養兒不養女,是最殘忍的謊言。
家有嚴苛的爸爸,生活有多苦,孩子就有多優秀。
好的家庭教育,是不拘泥于一方,有愛,也有底線。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會讓孩子吃過苦
還記得2017年廣西南寧一個孩子,因為沉迷手機游戲,偷拿父親支付1200元錢,還揚言要去死!
無獨有偶,山東濟南的劉爺爺,也遇到了這種情況。
“我兒子小學、初中階段成績很好,考上了重點高中。可他從初二開始沉迷游戲,成績一路下滑。”
小學六年級,孩子學習成績墊底,考上重點高中后,因為迷戀網游,開始沉迷于網絡游戲,成績越來越差,初三以后,孩子就自暴自棄,甚至想輟學,以死相逼,后來家人拿走了他的手機,沒想到孩子跳樓自殺,他才懊悔自責,跟父母提出要好好學習。
因為玩手機,父子倆爆發爭吵,甚至鬧過激烈的矛盾,導致了孩子深夜跳樓自殺。
有些父母覺得玩手機沒什么問題,只要孩子能好好學習就行。
殊不知,孩子在玩手機的時候,已經陷入對其他事物的興趣中,哪怕是對學習有益的,也遠不如手機。
孩子對手機的迷戀,正是父母最開始的失誤。
孩子沉迷手機,有很大原因是父母錯誤的陪伴
有不少父母一味地寵愛于手機,讓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對手機產生了濃烈的興趣。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