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厭學不愿意寫作業,拒絕完成作業,整天抱著手機不撒手,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這讓家長特別焦慮。
那么,如果孩子突然有了厭學的行為,該如何引導?
前幾天,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條消息:一位家長在醫院門診,說自己的女兒琳琳,開學后就像變了一個人,不僅脾氣變得特別暴躁,而且還經常頂撞父母。父母要求她去補習班,她就表示自己不想去。父母拿她沒辦法,于是就讓琳琳自己去補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可是琳琳連補習班都不愿意去了,父母把她送去補習班,可是,琳琳根本就不想去。父母說,她只是一個學習的機器,怎么能有學習的動力呢?
父母和老師都是高學歷,看重學歷,所以琳琳的父母就把琳琳送到了當地一所非常有名氣的補習學校,希望琳琳可以通過補習獲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琳琳開始變得很不愿意去補習班,父母總覺得只要琳琳成績提高,那么就應該去補習班,但是琳琳的成績卻依然沒有什么提高,后來父母就有點不相信了,覺得這也不是什么大問題,琳琳琳的父母認為,其實琳琳琳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在班里前幾名,這說明她不僅在學校里喜歡學習,在家里還喜歡寫作業,并且在寫完作業后,也是自己自主學習,而且寫完作業之后還能夠進行放松。
琳琳琳說,本來在補習班的時候,她就已經習慣性的聽補習班老師講課,每天回家之后還會進行學習,這樣一來,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提高了。但是琳琳的父母覺得這樣做并沒有什么作用,琳琳琳的父母認為如果不補習班的話,琳琳琳的成績還會下降,這樣做的目的就達到了。
但是父母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還不穩定,心里難免會著急,想要幫助孩子提高成績,但是卻并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合理的解決方法。這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狀態,而且一旦產生了焦慮,對學習的態度就會有所轉變,所以父母一定要謹慎對待孩子學習上的馬虎,否則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心態,影響孩子的一生。
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學習馬虎的時候,要學會用“神奇的力量”促使孩子主動學習,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孩子馬虎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 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問題
有些父母對待孩子馬虎的問題,比較“粗暴”,但是,對于孩子馬虎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父母都是比較強勢的,孩子沒有獨立的能力,父母在這種情況下也會采取一些極端的手段,會讓孩子“有機可乘”。
比如,孩子在學習上馬虎,父母便給孩子報了很多補習班,孩子沒有辦法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慢慢地,孩子的學習成績就越來越差。
2、 父母對孩子放任自流
這種類型的父母一般有這種性格,在生活中十分溺愛孩子,孩子缺乏獨立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過于保護,他們把一切都包辦了,不讓孩子獨自去面對困難,這類孩子在學習上可能會比較“散漫”,對于學習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都沒有無所畏懼的勇氣,
但是在學習中,他們是不懂得如何利用學習之外的樂趣,也不明白如何將自己的興趣與學習相結合,
孩子就會在學習上懈怠,家長也在他們面前不得不低頭,最終導致孩子厭學。
3、 家長沒有跟上孩子學習的步伐
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在學校里學的就是老師的知識,所以父母也不會跟孩子過多地討論他們在學校學到的課本上,
因為這些課本上不會有父母的部分內容。
但是有些父母卻因為忙于自己的工作而忽視了孩子的興趣,
他們會讓孩子去玩游戲,但是在玩游戲的時候,他們卻在做自己的事情。
孩子可能會覺得學習壓力太大了,父母覺得游戲可以打發自己的時間,所以他們才會去玩游戲,因為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的情感會得到滿足。
但是父母要學會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
在父母與孩子進行交流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過于簡單粗暴,
而是要通過聊天的方式,讓孩子說出他的內心的真實想法,父母要知道孩子為什么會喜歡玩游戲,是因為學習壓力大嗎?還是覺得父母太嘮叨了呢?
如果孩子是因為玩游戲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那么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與孩子進行正確的溝通,了解孩子為什么會沉迷于游戲,對癥下藥,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制止。
二、與孩子好好交流
很多父母在與孩子進行交流的時候,如果與孩子好好交流,那么父母就會感覺到孩子還是很喜歡和自己溝通的,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好,父母也就不會和孩子總是吵吵鬧鬧了。
所以,父母要嘗試著以朋友的身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孩子好好溝通,有的時候,適當的向孩子示弱一點,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附屬品,自己是一個傀儡,他也會因為父母對自己的行為而感到內疚,進而對自己的行為產生羞愧。
四、父母要多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
家長要多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可以經常地帶著孩子或者帶著孩子出去走走逛逛圖書館,還可以帶著孩子去旅游,讓孩子的身心都得到放松。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