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厭學孩子的學校一般在搬遷的地方。我們在漳州,甚至小學附近,都有厭學的孩子。為什么?因為有些地方可能不適合孩子。比如,在《春日遲遲到,花開花落》這個章節里,就談到了厭學的原因,了解了孩子的厭學情緒后,就可以直接去尋找孩子厭學的原因,從而針對性地進行處理了。
也可以直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工作很忙,你也來讀書,我們共同教育你。”這樣的討論,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當然,不管是回到家里,還是回到學校,對孩子,父母的教育都至關重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想要孩子重返校園生活,讓孩子愛上學習,那么,作為父母,我們就要多注意孩子的行為習慣,以及對孩子的心理狀態,進行有效的關注。
如果發現孩子有厭學情緒,父母該怎么做?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的問題,每一個厭學的孩子,其實都是曾經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溫暖,感受不到愛的孩子。
有的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不要管我,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殊不知,父母這樣的“呵斥”,會讓孩子喪失對學習的興趣,慢慢的變得不愛學習,不想去學校,只想睡覺。
可以根據這4個信號,判斷孩子是否有厭學情緒。
信號一:不想上學,愛上學習
如果孩子之前有厭學的情緒出現,
但家長沒有及時察覺,或者沒有給予及時處理,
到了學校里,孩子就容易把自己反鎖在房間里,不想上學,通過這4個信號,可以及時察覺出來,
找到孩子在學校的困難,
及時提供幫助,避免孩子繼續輟學。
信號二:學習成績下降,失去信心
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失去信心,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有的孩子出現厭學,是因為學習成績下降,從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從而導致其喪失興趣。
信號三:不善交往,孤僻
有的孩子因為成績下降,
不愿上學,
很少和同學、老師交流,
慢慢的就會在學校里封閉自己,
而且會越來越孤僻,不愿與人交流,尤其是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里,
一句話也不愿意跟同學說。
信號四:容易受外界的影響
我們經常說:“言傳不如身教”,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經常玩手機、打游戲,
孩子也會受其影響,漸漸對手機產生興趣,
進而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信號四:經常打架斗毆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因朋友落單而抑郁的新聞,
因為朋友落單而抑郁的也不在少數,
家長們知道原因之后,也是憂心忡忡忡忡忡忡忡忡忡。
就拿我身邊的鄰居小孩來說,
他就是典型的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關心而抑郁的孩子。
有一段時間,他迷上了玩手機,
只要爸爸不在身邊,他就一個人躲在家里,
對家人的呼喚和呼喚也置之不理,
一有時間就像小狗一樣,
即使在家,
也不和爸爸有過多的交流,
不僅如此,
只要爸爸在身邊,
他也會像一只小狗一樣盯著電視的一舉一動,
總是一有機會就躲得遠遠的。
爸爸幾乎沒有和孩子在一起玩耍,
更沒有陪孩子戶外運動。
孩子在爸爸身邊長大,
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存在,
心理上會極度缺乏安全感,
只能通過黏著爸爸來獲取父母的關注。
這種情況下,
爸爸在家里如果得不到滿足的話,
會認為是家里的不公平,
如果和孩子說話,
孩子經常被嗆著,
久而久之,
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沉默不語。
因為他覺得沒有安全感,
完全感受不到安全感,
所以他就會變得小心翼翼,
變得害怕和人相處。
04
不懂事的孩子,
很難體會到家人的愛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不懂得如何表達愛,
也不懂得如何說出自己的愛,
因為他在幼兒園里被欺負了,
往往是因為他被同學取笑了,
卻沒有人說他的感受,
就會導致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然而,不懂事的孩子,
卻是因為家人沒有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他們不懂得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愛,
也不懂得如何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愛。
有時候,
他們需要的是愛,
但卻不懂得如何表達。
孩子只知道,
爸爸每次都夸自己,
而不是因為不愛自己了,
于是,他們不敢表達愛。
懂事的孩子,
內心缺乏安全感,
要么在缺愛,
要么在強勢壓制下,
會將所有的委屈,憋在心里,
發展出膽小懦弱、封閉內向木訥的性格。
也有的,
他們會下意識地討好身邊的人,
他們不會為別人的情緒負責,
只能討好身邊的人,
從而在以后的生活中,
選擇默默無聞,即便遇到困難也會忍著。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