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葛初中的孩子厭學怎么辦?
【案例一】
在小學,孩子成績不錯,特別是進入初中之后,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孩子的成績開始出現波動。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案例二】
1.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學習難度提升,原先成績不錯的孩子,現在成績直線下降。孩子也明白了這個道理,只是覺得壓力很大,還沒怎么學習,就厭學了。
2.從六年級開始,孩子的身體開始發生變化,長高骨變成了肌肉,從一個苗條長成一個個的肌肉。
從一個孩子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懵懂到機靈可愛,從成績優異慢慢變成班級乃至年級的倒數,從名列前茅慢慢變成倒數。
3.學習狀態逐漸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孩子的學習成績忽上忽下,甚至開始有了下滑的趨勢。
4.以前孩子們說的學習是為了自己未來,但現在孩子說學習是為了父母,沒有了自己真正的學習動力,甚至有些孩子認為自己是為父母而學習,對于自己的未來,一點都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5.在孩子的學習上,父母總是越俎代替,總是在擔心“我孩子做事的速度會不會比別人快?會不會比別人慢?”
6.總是以對孩子的期望高期望高要求,總是打著為孩子著想的旗號,干涉孩子的行為。
7.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總是把自己孩子的缺點當成是孩子的缺點,要求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優秀。
8.總是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總是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你看隔壁家的孩子,你怎么這么棒”。
9.父母認為,世上沒有笨鳥,只有笨鳥。
10.父母覺得沒有什么道理,是父母在說孩子不好。
11.認為自己生養了一個天才,卻總是寄希望于孩子的天賦。
12.覺得他們都是天才,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
13.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
14.認為孩子太笨就是廢材,必須要打,必須要罵。
15.認為孩子天生就比別人家的孩子智商高。
16.認為沒怎么樣就會比別人家的孩子聽話。
– –
父母只有真正的“傻”父母才會給孩子真正的“笨”孩子。
–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對孩子的言行舉止進行引導,就像范本老師說的那樣:
“用你的嘴巴說,孩子會變得很誠實;用你的行動告訴他,孩子就會變得很有規矩;用你的嘮叨,孩子就會變得很沒規矩。”
–
強化,不代表暴力,但它需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第四步:強化孩子的行為
父母也要有監督的作用,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督促其進行自我糾正,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通過引導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果孩子出現問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采取措施,對孩子進行強化訓練。
例如,孩子玩游戲時不專心,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游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啟發孩子探索,發現問題的答案,對孩子進行鼓勵和肯定。
第二步:
在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之前,及時給予表揚,并幫助他強化。
當孩子能夠獨立完成某件事時,父母要及時表揚,因為孩子在這件事情上有獲得的樂趣,并且建立自信心。
那么,在孩子做事情時,父母要注意提醒孩子,及時給予獎勵。例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積木,或者給孩子講一些笑話,鼓勵孩子繼續探索。
同時,家長可以詢問孩子,能夠從中學到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怎樣才能讓自己更好?
這樣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去思考,讓孩子在潛意識中認可自己的行為,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自己學習。
當孩子在學習時,父母不要打擾。
對于孩子來說,如果沒有專注力,即便是孩子已經愛上了玩手機,父母也不要去打擾孩子。這其實是在強化孩子專注力的過程,也是培養孩子自控力的過程。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