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孩子厭學嚴重,抽煙喝酒,多次自殺未遂,用跳河來威脅父親:“我不想活了?!?/p>
11歲的小芳剛剛和媽媽商量,準備換學校。
可沒過多久,小芳就接到了老師的電話:“你女兒說她有自殘傾向,現(xiàn)在已經(jīng)休學3個月了?!?/p>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媽媽非常驚訝,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小芳已經(jīng)有了很長時間的自殘。
厭學的孩子怎么會變成這樣?
身邊一個同事,從小就是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最近卻突然開始厭學,
剛開始的時候,她只是說:“我不想上學了。”
但后來她媽媽就狠狠地批評了她一頓,“都快考試了,你怎么還不去考?”
面對這樣的孩子,小芳只好默默地接受了。
雖然她每天都會問媽媽要手機,但從來沒有談過手機,這讓她的學習成績一直維持在班級的前10名。
也正是因為媽媽的這種教育方式,小芳知道了自己要努力學習,才有機會考出好成績。
然而,她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努力,也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她只是一味地將自己放在一個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的角度,而忽略了對自己學業(yè)成績的關心。
作為父母,應該對孩子的學習行為多一些認可和理解,
只有這樣孩子的心情舒暢才能把學習和成績兼顧到底。
寫在最后
不得不說,雖然小芳的媽媽已經(jīng)做了很多,但是作為父母的她沒有給孩子的未來設限,甚至都沒有讓孩子自己去考慮自己的未來,這種做法是非常自私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怎么可能會快樂呢?
02
“好成績”也會害慘父母
當然,無論孩子的成績好壞,家長都不應該用成績?nèi)ズ饬亢⒆拥暮脡摹?/p>
任何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沒有一個孩子生來就智商低下,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
只不過,有的孩子出生就比別人聰明,而有的孩子是“偽學霸”。
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孩子的問題,不能簡單歸結到智商上,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p>
孩子的每一種心理或行為,都是在習得,都是在表達與測試,也是在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我們不能說孩子是“學渣”“笨蛋”,而是要認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
這是孩子獨立的人格,是父母無條件的愛。
這個過程,我們要做的,不是先用權威的形式去壓迫孩子,強制孩子服從,而是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內(nèi)在生命力,引導孩子以一顆獨立、自主的、自由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看待自己的人生。
結語:
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學會“點到為止”,對待孩子的教育要有足夠的耐心,要學會“點到為止”。
要想孩子在學校里過的好,我們自己要先做好榜樣,再教育孩子,而不是跟著孩子一起玩手機。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