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老師厭教
厭教老師厭教學生
厭學為何會頻繁出現在孩子們的老師和家長們面前?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的老師說,“我覺得孩子上課不認真,我們的話就已經進入了一種溝通模式,它可以被轉化為老師和家長的溝通模式,也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語言。”
“厭學的孩子也不是學不會,而是沒有興趣,還沒有動力,這是孩子的一種矛盾,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和本博士要說,孩子厭學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家長也要學會傾聽,理解孩子,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厭學”的孩子并不是喜歡學習、討厭學習,而是討厭老師、討厭家長的每次說教。
因此,我們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處理好孩子的情緒。
比如說,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作為家長不要急著幫助孩子解決,要先關心孩子的情緒,“哦,是遇到什么困難了嗎?需要媽媽幫助嗎?”
“是老師批評你了嗎?”
“是不是學習遇到了困難嗎?需要爸爸幫助嗎?”
如果孩子的情緒比較低落,這個時候不要急著去說教,而是給他一些建議,讓他試著去思考,如果他覺得你說的有道理,那他是不是就會愿意去嘗試去改正錯誤呢?
而不是直接打斷孩子的話“你說你說吧,我還以為你能做好啊”。
這時就要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要引導孩子向別人請教,而不是直接打斷他的話“你做得很好,但是還不仔細”,這樣只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受挫。
并且,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要鼓勵孩子多思考,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別人的看法。
學會認真思考,
是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學習的重要原因,只有懂得換位思考,孩子才會把事情做得更好。
最后,做孩子的榜樣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自己”。要想讓孩子優秀,父母必須自己先優秀。如果父母自身能力都很優秀,就更需要以身作則,用言行去感染孩子。父母優秀,不僅會給孩子做出榜樣,而且可以給孩子做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3. 拒絕和孩子頂嘴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總是保持著威嚴,不然的話,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并不可靠,這會讓孩子更加的感到自卑,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一種不信任感,甚至會認為父母根本就不理解自己。如果有一次孩子和同學一起出去玩,恰巧是在郊外一個很小的游樂場玩耍,而他的媽媽就坐在旁邊陪著他,看著他玩游戲,媽媽突然說:“你看看人家一個個在專心致志的玩手機,你在這看書看么?”
孩子剛開始還并不說話,媽媽于是嘆了口氣說道:“唉,我這個當媽的都快被你吸引到了,你太讓我失望了!”孩子見狀,也不說話了,這才是真正的有人在身旁,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人。
著名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我們當父母的對了,孩子自然就對了。”
所以,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我們為他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不是去指責孩子。
既然我們要求孩子做到這一點,那么我們就必須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1.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美國著名作家珍妮.艾默生曾說過:“孩子最終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主要取決于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示范。”
因此,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在孩子學習時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減少電子產品的吸引力
我們的孩子都離不開手機、電腦和電視等電子產品,這些電子產品里的藍光會大大的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別說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很難控制住自己,完全控制不住自己。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