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孩子的厭學情緒教案
作者:彭華勇
“我的孩子剛上初一,在初一的時候厭學情緒嚴重,經常逃課,作業也做不完,而且非常倔強,不想上學,經常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抑郁癥。”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于是,彭華勇就制定了一個針對厭學癥孩子的系統治療方案,從心理、行為三個方面進行綜合治療。
01
從厭學情緒入手,從思想問題入手
從思想問題入手,從行為入手,從原因入手
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成績還是很一般的,甚至優等生都有,他們在家長、老師眼里,就是一個難以管教的存在。
一旦接觸到游戲,仿佛整個人就變了一個人,不愛學習、不寫作業、不吃飯、不洗澡,作息很混亂,黑白顛倒,對什么都不感興趣。
給孩子一個發泄情緒的出口
如果孩子說,我就是不想學習,你能拿我怎樣?
作為父母,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情緒就像是一個高壓電,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可能會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都跟你說了幾百遍了,還不聽,回來怎么辦?”
孩子的心情就會受到影響,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習失去興趣。而如果孩子的情緒得到了理解,并且得到了理解,父母就可以嘗試著讓孩子釋放情緒,比如讓孩子把自己的煩惱說出來,通過傾聽和傾訴的方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了釋放,他就不會再因為一點小事而發脾氣,他就會養成遇到困難就去積極思考的好習慣。而且也會更加自信,更愿意和別人溝通。這樣,孩子的內心才會充滿力量,將來遇到挫折,也會更加從容。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需要的是快樂,而不是壓力,而不是負擔。如果家長讓孩子感覺到壓力,孩子就會感到壓力,很容易緊張。有時候,父母讓孩子放松,讓孩子自己放松,反而孩子會更加緊張,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父母讓孩子感到壓力,父母就不要再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是要給孩子適當的壓力,比如告訴孩子在學習上多下功夫,比如說跟孩子一起制定計劃,孩子學習不好就好好學習,如果孩子成績不好,那么就更不能一直批評。這樣一來,孩子才會越來越好。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越高,壓力越大,這種期望就越不可能形成孩子的動力。如果孩子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卻沒有很好的動力,那么他的學習就可能會越來越差。這種惡性循環,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想學。
在父母心里,學習很重要,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孩子的壓力就很大,所以就會有壓力,有壓力就會導致學習不夠努力,這樣就會導致孩子懈怠,無法享受學習。所以要給孩子適當的壓力,讓孩子在學業上有更好的狀態。
孩子不想學的時候,父母更要懂得給孩子減壓。
1、父母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
沒有孩子喜歡自己的父母,所以孩子對于學習也會有一種壓力。有的父母給孩子施加壓力的方式會比較極端,比如說這位父親對孩子說:“你必須學習,這次考試不能比上次考試成績差,考不到95分,你就不給我買禮物。”
孩子本身學習就壓力很大,如果父母這樣去說:“你成績這么差,怎么還是沒有考到95分呢?我都給你說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聽呢?”
這樣的父母更加會打擊孩子,激起孩子的叛逆心,不利于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2、平時不要太注重孩子的學習。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應該盡量避免將孩子和自己放在同樣的地位。父母要注意和孩子在同一個頻道上的交流。
3、不給孩子額外的壓力。
有些父母總是認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所以他們經常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甚至還會用物質獎勵來激勵孩子。
但其實這樣的方法只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不愿意去學習,甚至越發跟父母對著干。
4、可以給孩子設立一些學習目標。
目標過高,孩子努努力就能完成,讓孩子能感受到達成目標后的喜悅。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