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的孩子今年剛上一年級,前段時間悄悄給我說,孩子上課回答經常錯誤,幾次小測驗,成績都不理想,孩子的智力是不是有問題,聽說,城里有測智商的,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去測測……
生活在一個小區,況且我們這個小區僅有四幢樓,孩子和我幾乎天天見面,小眼滴溜轉得快,腦子聰明反應快,智商要是測一測,即便達不到140的天才標準,也會在100以上的優秀之列,智力哪會有問題呢?可是,這么聰明的孩子,一上學為什么就變笨了呢?像我的鄰居這樣,孩子一上學,考試成績稍不理想就懷疑孩子變笨的家長還真不少。而實際上,孩子智力正常不正常,在平時的生活中,其表現是顯而易見的,每個家長應該是心知肚明的。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智商高一點、低一點并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但是,在當下,孩子智商高并不意味著孩子學習就一定好—考試成績就一一定高,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更是如此。

我們現在的教育的是班級授課制。一個班上少則四五十人,多則上百人(現在國家雖然在努力消扼制大班額,但標準仍是不超過63人為限),學習一樣的內容,布置一樣的作業,考試一樣的試卷,評價更是采用那個令所有孩子望而生畏的抽象分數……這種教育的前提就是把所有孩子放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把他們當成生產流水線的同一產品,在今當經濟、文化越來越多元化的社會,這種教育的弊端越來越顯而易見——那就是造就了許多高智商低成績的孩子,這是因為:
第一,這種教育體制忽視了孩子的年齡差異。大家都知道,孩子越小,由年齡帶來的差別也就越明顯。剛出滿月的嬰兒和兩三個月的嬰兒,一周歲的孩子和一歲半的孩子,一般大眼一看就能分辨出來,因為他們無論是從身高、體重的客觀差別,還是到眼神、說話、站立、走步的人文差異都有著明顯的不同。而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間的身高、體重等客觀方面的差異會漸漸縮小,但是,這個年齡段,正是大腦迅速發育時期,他們這時大腦的發育就像剛出生幾個月時的身體發育一樣,其差別幾乎是按天計算的,六周歲、六歲半和接近七周的孩子有著半年到一樣的時間差,其大腦發育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是年齡完全一樣,很多孩子的大腦發育速度也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他們對事物認識、知識接受、理解判斷等方面的能力上有著巨大的差別,但這種差別,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大腦發育的不斷完善而漸漸縮小,極至成人,即使兩個孩子年齡相差兩、三歲甚至更多,我們有時很難分辨誰大誰小了。
但是,我們現在孩子上學,是按年齡入學和分班的,雖然入學要求“學齡”相同,但“實際年齡”并不一致,同一個班,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可能要相差近“一歲”,對六七歲的孩子來說,這一歲之差,大腦發育程度就可能有著天壤之別。這就使得孩子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可能有得學得快,有得學得慢。如果老師忽略了孩子這種生理因素,不及時因材施教,個別輔導,就會導致孩子的學習跟不上趟。一步跟不上,孩子就會步步跟不上,而我們的家長、老師眼中只盯著考試的分數、排名,一次次的批評喝斥,一回回的冷嘲熱諷,更會讓孩子沒了自尊,傷了自信,漸漸自甘“墮落”,就像高智商的鵬鵬,一年級還能中上,二年級就變成了中下,而及至四年級就變成倒數的“拖尾車”,一個高智商“差生”就這樣誕生了。

第二,這種教育體制忽視孩子的個性差異。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天生完全相同的孩子。有的孩子天生愛唱歌,有的孩子天生愛畫畫,有的孩子天生喜好舞文弄墨,有的孩子天生擅長奔跑跳躍……在這個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獨特性是每個孩子的本質特征,也是我們進行教育的前提和基點。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語言,數理、音樂等多方面才能的可能性,但具體到每個人身上,這些才能并非都是平行排列,而只是某一個或幾個方面的能力比較突出。而且,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其不同能力也會有強弱的不同,譬如,畫家齊白石就是大器晚成。在我們的現實中,一個人不可能即是文學家,又是數學家,還是物理學家、畫家、書法家、歌唱家……全智全能的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特別是在這個行業分工越來越精細的當代社會,每個人只能是在某一個面或幾個方面有所建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教育,讓學生全面發展絕對是正確的,但更為根本的,還當是因材施教,在讓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留意發現每個學生的天性潛質,注重愛好特長的培養,讓每一個天生不同的人更加不同。
因此,我們的教育,特別基礎教育的起階段,不能只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只培養哪些升學能加分的“特長”,更不能憑單一、抽象的分數來評定孩子的“智商”……這樣的教育,會讓瓦特在教鞭下不敢再“亂動”,讓牛頓在冷眼中不愿再“胡想”,讓愛迪生在嘲笑里縮回手腳,讓劉謙在“無用”的教誨下放棄魔術,讓莫言在“不讀閑書”中絕緣與諾貝爾獎……
小學時段,只是人生學習的開始,我們絕不能因孩子的幾個低分,就對孩子的智商輕易懷疑。對每個一正常的孩子來說,沒有學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適的教育!為每個孩子會診把脈,找出他們的天生麗質、興趣愛好,對他們進行個性化、富有耐心、慢慢地教育,給孩子充足的扎根、抽枝、吐葉的時間,靜等花蕾一天天地積長,終有一天艷麗的花朵就會盡情地綻放,累累的碩果就會掛滿果枝,每個孩子都會成為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