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中厭學不去學校了,家長著急,到處求助,希望孩子的未來可以一帆風順。
孩子高二了,以前學習很好,在學校老師很喜歡他,也喜歡學校和老師,作業也完成的很好。
但是上了高一,老師對他好的地方太多了,比如說他不僅成績好,也很有人緣。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他對同學的關心很重,很懂事,給同學很多幫助。但是一個很內向的孩子,在學校里面會交不到朋友,對老師也會有一些敵意。
他是和老師一起長大的,老師眼里的那個孩子,和同學關系很好,對他的教育就沒什么影響。
老師知道以后,找他談話,批評他,說你這樣的孩子就像個白癡。
但是那個孩子沒哭,而且還很認真地說,你會不喜歡他嗎?
結果老師說,不喜歡,但是他非常可愛,他還會夸夸他,告訴他:老師就像媽媽,我小時候可是全能的寶貝。
再后來他遇到困難時,他很堅強,很快就克服了這個困難,而且還成就了后來的事業。
所以培養孩子,不要只看到孩子的成績,而是要看到孩子的品格和價值,幫助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建立自信,擁有成就感。
3. 不關注結果,只關注過程
沒有關注孩子的努力過程,孩子學習是要重點關注結果的,是孩子是否努力了。
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做的,是關心孩子,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什么樣的情況,是要馬上去看孩子的情況,而不是自己去做。
孩子需要你的關注,但不需要你天天去做。
在整個過程中,要充滿同理心,而不是包辦代替。
既不能孩子犯了錯,就要把他當作不懂事的小孩子對待,也不能只盯著成績不放。
在這一點上,很多家長都做得特別好,他們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不管孩子是能否取得好成績,這個階段都要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從做作業之前看書, 做到課堂上發言等等。
他們也給了孩子信心,要知道,成績是一次考試而已,不是家長的全部,要做個有原則的家長,有節制的孩子。
這位媽媽在最后的那段話,讓人看完淚奔。
“我到現在為止,也沒找到合適的辦法。”
“真的,我找了個合適的老師,可是,孩子就是不喜歡。”
“可是,我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為什么還要逼孩子學習呢?”
這是一位網友的吐槽。
她的女兒今年初一,因為在學校住宿,兩周時間她沒有回家,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在中游徘徊。
孩子成績一直在中游徘徊,是因為她怕孩子失去信心,她更怕孩子失去內驅力。
而她的兒子,今年夏天,每天回家就是玩手機,不寫作業,也不學習。
這位媽媽被老師叫去單獨談話時,想盡了各種辦法,還是沒什么效果。
這位媽媽最終決定,讓孩子上寄宿制學校。
沒想到,這個決定對孩子產生了影響。
從暑假開始,每天就讓孩子自己決定,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幾點去上學,到幾點幾分放學,這些都由孩子自己決定,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約束。
在學校,孩子學會了自己做事,也慢慢學會了適應學校的環境。
看到這些改變,有些父母會感到非常高興,認為自己的孩子終于可以“獨立”了,再也不用每天都被父母控制了。
但孩子真的就像自己的“小尾巴”一樣,漸漸長大了,父母卻還要他“雙腳”走。
簡直就是兩全其美。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曾經孩子不再愿意和自己分享自己的想法了,父母也開始習慣性地幫孩子做決定,忽視了孩子內心的想法。
其實,親子關系早就已經出現問題了。
但若父母在孩子和父母之間,真的想要孩子開口說點什么的話,那就應該像對待牙醫對待牙醫對待病人一樣,先去尊重,要理解孩子,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才不會把自己的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