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父母怎么做?
孩子進入叛逆期,就像變了個人,這是最讓父母頭疼的事情,父母要正確的引導,否則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01
每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因為自己的愛憎,愛就變成了孩子的籌碼。孩子認為自己不需要在父母面前顯得那么卑微,甚至很多孩子都認為自己有了價值,所以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有一位媽媽在網上發帖求助,說自己家有個小孩,現在是青春期,簡直無法溝通,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這個年紀的孩子。
分析: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渴望擺脫家長的控制,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希望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于是就會產生叛逆的心理。
“魚缸法則”的創始人白板獎給父母的建議:
1. 父母要學會閉嘴,多傾聽
2.
關閉嘴,少說話,少說話,是最好的傾聽
3.
學會傾聽,多觀察孩子的需求,不要急于評價
“你怎么又玩游戲?”
“媽媽的話你是不是聽過?當時媽媽沒有聽你解釋,你的感受一定是很生氣的,所以才批評你。”
“我明白了,你現在很難過,這很難受。”
4.
真誠地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媽媽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當我看到你玩游戲的時候,我很擔心你玩得這么久,我知道你是想跟媽媽分享一下你的感受,然后,我們一起商量,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
5.
不要因為游戲而責罵孩子,也不要把游戲當成處罰
“媽媽知道,你玩游戲是因為玩游戲太投入了,沒有時間觀念,也沒有時間概念。我很理解你玩游戲是因為你想證明自己玩游戲的,如果你能把時間管理當成習慣,我相信你也能成為一個不玩游戲的學霸。”
孩子聽到這番話,心里戒備了,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作業上,并沒有出現抵觸情緒。
5.
你要知道,在這個年齡段,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所以,無論是學習效率、時間管理、目標管理,或者是其他的,你都要自己有一個目標。而不是別人給你制定目標,逼你達到目標。如果目標過高,你沒有辦法堅持完成,就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也就是說,如果你給孩子制定了一個學習目標,反而你的目標太高,孩子是沒有動力的。
6.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要只注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
。
家長要想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目標,就需要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特別漫長的過程,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汗水。所以,如果孩子的學習目標過大,孩子沒有進步,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惡。
最后,與孩子一同制定目標,
制定學習計劃。
首先,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有針對性的目標,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學習的主要目標。
其次,讓孩子制訂一個努努力就能夠到的短期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一開始就是最好的狀態。
再次,制定學習計劃,適當擴大目標。
比如制定目標是考入本地的重點高中,目標是考上重點大學,再通過分到一個好的班級,最終實現目標的實現目標,每個階段都有目標實現的可能,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使他愿意去實現目標。
第二,把制定好的計劃記錄下來。
對于已經形成了目標的孩子,當目標制定好之后,最好及時總結經驗,進行反思,找出哪些地方值得改進。
第三,家長不要過于看重孩子的分數。
大多數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都是隨著假期的到來而改變的,每個假期綜合征都是有具體表現的。
不過,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也很重要。尤其是小學生,隨著成長發育,很多學生已經養成了不良習慣,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還是以成績來衡量孩子的學習態度,就會對他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產生嚴重的影響。
“三年級現象”是一種正常現象
“三年級現象”是指什么?
“三年級現象”的三個階段
:一二年級現象,有如下的現象。一二年級現象是:愛提問,愛認為會。
三四年級現象,不一樣了。有的學生從一開始就不愛提問,到后來越來越不愛提問,問題越積攢越多。
這種現象主要體現在小學三年級開始,尤其是三年級的轉折期。
很多家長總是特別關注孩子三年級的成績,因為孩子一上三年級,成績就會直線下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家長對此很擔心,孩子作業寫得不好、寫得不仔細、寫得慢,常常會遭到家長的批評。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