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 家長怎么辦好?
從家長的角度,孩子在初二下學期不想上學,現在在家上網課,主要是作息時間黑白顛倒,家長還擔心孩子沉迷手機游戲,且影響了孩子學習,勸不動仍繼續上網課,家長十分擔心,應該怎么辦?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一直覺得孩子的作息規律和學習習慣是最重要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都是在初三這一年才開始培養的,所以孩子的學習狀態一直都非常好,也非常自律,即使上網課,也能專心聽講,能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和作業。
所以,初一暑假開始,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這四個學習習慣:
1. 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每當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先把課本翻開,把自己的書本上的學習內容和筆記先看一遍,把自己的理解和框架在腦子里過一遍,甚至可以把老師講的內容和自己的總結都記下來,把自己存在的問題和疑惑再做一遍,做完后,再回頭去看這些問題,并及時解決。
2. 制定學習計劃
假期的時候,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不要過分注重題海戰術,要針對自己知識的薄弱環節,給自己下階段的學習進行查漏補缺。對于學習薄弱環節,要做到勞逸結合,這樣才能對提高成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結為什么孩子會厭學?
這個原因就跟剛才我們說的“原生家庭”有關,孩子從小到大,原生家庭都是什么樣的,長大后再婚的概率就會是什么樣的,然后就是針對性的解決。
可是,現實生活中,因為家長的錯誤做法,耽誤了孩子的成長。很多孩子由于原生家庭和環境的原因,在性格上存在著一些缺陷,性格非常的內向,甚至孤僻。
前幾年有一個新聞,說一個初中女生,因為爸媽經常吵架,而導致女生抑郁癥,通過復讀,終于考上了大學,可是媽媽還是不停地嘮叨,讓她復讀,而她無論如何都不想復讀。
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導致她患上了抑郁癥,并且抑郁癥已經在她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與孩子站在一邊,這樣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尊重,被重視,從而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議。
學會控制情緒,才能讓孩子安心學習
因為生活中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那么我們就要時刻的警醒自己,學會控制自己的言行。
在我們看來,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有可能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父母的暴力,老師的斥責,同學的看不起等等都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母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經營好與孩子的關系,才能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引導孩子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只有良好的溝通,才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大助力。
4、引導孩子直面錯誤
孩子犯了錯,家長第一時間不是批評,也不是指責,而是擁抱。
對孩子的錯誤,用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去引導,用堅定的態度去懲罰,用實際行動去引導,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認識到錯誤的意義。
當孩子犯錯時,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承擔責任,是十分必要的。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需要愛,還需要規則。
很多父母都很害怕孩子犯錯誤,怕孩子失敗,怕孩子走錯路。
怕孩子吃了苦頭,怕孩子學壞,怕孩子變壞。
于是,就剝奪了孩子犯錯的權利,把孩子管得死死的,事事都得看著孩子。
其實這樣做,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父母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不允許孩子犯錯,意味著父母無能和無能,這樣的教育是非常畸形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