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邊常常會看到機不離手的孩子、日夜泡吧的孩子、徹夜不眠的孩子,他們整天沉迷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肆意遨游。有的父母說服、教育、打罵,換來的是說謊、激惹和爭執,卻難以改變現狀,以致很多父母焦急萬分,卻束手無策。
人們常稱這種現象叫網癮。我們稱之為網絡依賴,又稱病理性網絡使用,是指由于過度使用網絡而導致人們出現明顯的社會功能障礙、心理損害的一種表現。目前的共識是網絡依賴已被界定為一種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礙。
我國青少年群體中網絡依賴者約占8%-13.7%。主要分為以下幾種亞型:網絡游戲成癮、網絡色情成癮、郵件信息成癮、網絡關系成癮、網絡賭博成癮和網絡購物成癮。
網絡依賴雖然有不同亞型,但是卻有幾下四個共同特征:
1、過度使用:使用網絡時會忘記時間或忽略其他事情;
2、戒斷反應:無法應用網絡時會易怒、緊張或抑郁;
3、耐受增加:不斷追求更長時間或更好的設備軟件;
4、負性后果:表現為好爭論、說謊、疲勞成績下滑等。
網絡依賴的危害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1、影響身體健康,內分泌紊亂,免疫力下降;
2、影響心理健康,家庭關系緊張,現實中迷失自我;
3、影響工作學習,興趣下降,成績下滑;
4、誘發犯罪。
網絡依賴的標準需要精神科醫生進行綜合評定,這里以網游成癮舉例,只要符合以下9條標準中的5條即可診斷為網游成癮,需要到精神(心理)科盡早進行干預。
1、多數時間想著游戲
2、感到煩惱停止游戲
3、維持興奮增加游戲
4、控制不住減少游戲
5、失去興趣除了游戲
6、知道后果繼續游戲
7、隱瞞家人多少游戲
8、逃避問題通過游戲
9、失去機會因為游戲
由于網絡依賴的個體已經無法有效控制自己的過度上網行為,因此,專業的干預與治療是非常必要的。綜合當前的大量研究,網絡成癮的干預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種: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綜合療法。目前已經被多個研究證明的是通過認知行為療法和心理藥物如安非他酮相結合能夠有效降低網絡依賴。

雖然諸多治療方法仍在不斷探索中,相應療效也有待進一步證實。但是,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仍是改善患者預后,提高干預成功率,促進患者回歸家庭、回歸社會、回歸正常學習、工作、生活的最佳途徑。
早一分努力,就早一分希望!
早一點行動,就早一點可能!
你的認知,藏著孩子的未來!
你的態度,決定著家的一切!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