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心陪伴孩子
警惕“隱形失陪”:一家三口雖然天天同在一個屋檐下,卻各忙各的沒有情感交流,屬于“隱性失陪”,即愛的缺失。這種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在此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主動攻擊性人格。所以,一定要用心陪伴孩子。“隱性失陪”這種情況城市孩子比較居多,農村孩子特少,一般都是留守兒童居多。
即當姐姐又扮母親
二,幫助孩子發展健康的興趣愛好
人在上網玩游戲時,大腦會產生一種叫“多巴胺”的化學物質,使人產生興奮和快感。長期下來一旦缺少了這種刺激,人就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就是希望通過玩游戲來緩解這種不適。農村孩子可以把一部分注意力引導到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探索上,從而對自然科學產生興趣。
隔代教育的孩子大多性格內向,比較自卑。
因此,要想幫助孩子擺脫網癮,以現實中豐富的游戲活動代替網絡游戲,實現注意力的遷移,將是一個有效的策略。而為了更好地將孩子的注意力從玩游戲上移開,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尋找能真正享受其中的愛好,比如:游泳、輪滑、籃球、足球、閱讀等。或者,單純帶孩子體驗大自然,也可以幫助孩子獲得身心的愉悅,擺脫網絡游戲的控制。父母就是孩子的風向標,父親或母親每天堅持帶領孩子跑步、打籃球、踢足球、閱讀,其中選一至兩項即可。
孩子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但需要千萬注意的是:這里說的游泳、籃球等運動 不是要給孩子報興趣班,而 是單純地玩耍。目的是引導孩子的天性,釋放學習與人際交往中的壓力,從而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母親送孩子去上學
三,引導孩子制定可行的上網計劃
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一個他們愿意接受并嚴格執行的上網時間計劃。當然了這個計劃協議,必須要對孩子和父母都有約束力,千萬不能僅僅只是針對孩子,而父母在約束之外享受特權。父母和孩子之間可以互相監督,相互提醒。除此之外,自覺性稍微強點的孩子也可以自己制作便于隨身攜帶的上網提醒卡,將上網的利弊寫在卡片的正反兩面。當出現想玩網絡游戲的沖動時,就翻看一下該卡,從而減少上網的欲望。
孩子上網有點時間過長了
以上所述是針對網癮一般的孩子可以適用。如果孩子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網癮,已經嚴重影響到孩子正常學習和日常生活了。那做父母的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榜樣出現了那些偏差,可以與學校老師以及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師溝通、談討,通過學習并與老師相互配合來引導孩子對網絡的過度依耐。
引導孩子以情為主,理是輔助。
網絡并不是十惡不赦的罪惡之源,其也擁有自身的價值,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孩子運用網絡。愛情是治愈世間所有傷害的一劑良藥,請父母一定要牢記并把它應用好。一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到了決定性的因素!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