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統計表明,我國一共有3005所高等教育建設高校,其中有39所985大學,141所211大學,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
我國在1999年有了“985建設高校”和“211建設高校”的概念,此前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國最高等級學府的代名詞。
而我國在2017年提出了“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概念,一開始大眾對這一概念并不認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雙一流也成為了主流詞匯,很多企業把其當做招聘的學歷要求。
所謂雙一流是世界一流建設高校和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同時具備這2個條件的高校只有42所高校,其中有36所高校是雙一流A類,有6所高校是雙一流B類,分別是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云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或許是因為地理位置問題,或許是因為校內優勢學科過于冷門,亦或者是這幾年的發展受限,讓這6所高校淪為“雙一流B類”。
一般來說雙一流是4年一次評選,最新一次評選應在2022年,而在2021年就應該有關于哪所學校升級哪所學校降級的消息,整合各個消息鏈,給大家分析一下最大可能性的雙一流最新名單。
新雙一流高校評估趨勢
- 重慶大學有降級風險?
網間有很多傳言,都說在新一輪雙一流評選中,重慶大學可能降為B類。
主要是作為老牌985大學重慶大學,沒有A+類學科,只有3個A類學科,還和普通211大學西南大學A類學科數量相同,一所985要跟一所211 高校PKb級學科,其學科實力也屢遭質疑。
所以關于“重慶大學降為B級,西南大學升為B級”的言論也愈演愈烈,不過一部分人不買賬,認為無論是在基礎建設還是體量上,西南大學和重慶大學都沒有可比性。
有網友說:“天天說重慶大學降級,但是在2020年重慶大學建學經費暴漲14%,這是降級的趨勢?”
大眾說的也頗有道理,作為老牌985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況且西南大學的優勢學科都是農牧這一類,與重慶大學的土木工程還是沒有可比性的。
- 中國科學院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
雖然中國科學院在137所雙一流高校內,但并非世界一流大學,國科大近兩年發展勢頭非常猛,在第4輪學科評估中,18個A+類學科,有30個A類學科,全國高校排在第3位,超越很多名校。
國科大絕對有實力沖一下雙一流A類的,只是在上一次雙一流評估的時候,國科大構建還不算完善,本科招生還比較少,而現在國科大無論是專業實力還是基礎建設,亦或是聲望,都比較完善了,完全有實力進入雙一流名校中。
- 南方科技大學上車
要說近幾年發展勢頭最猛的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絕對有一席之地,雖然南方科技大學只成立7年,但每年只招本科提前批次,切割生分數線都在650分以上。
雖然非985非211,但是從錄取分數線看,已經超越大多數211大學了,南方科技大學進步非常明顯,也是大眾認為下一輪最有可能進入137所雙一流輪高校的非211大學。
個人分析:
目前新一輪雙一流名單還沒有出爐,一切都還是未知數,關于網上的一系列猜測,都是比較主觀的,大多是根據個人意愿給出的結論,參考價值不高。
評判一所學校的好壞不能單看它所在的等級,要從多個方面去看,同樣學生報考一所大學也不能單看名氣和所在等級,還要多方考察。
考生如何報考學校?
根據興趣愛好去報考;沒有社會經驗的考生,在報考的時候都會聽取家長的意見,有些家長甚至會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強制性去讓孩子報某個專業,可能當時孩子拗不過父母,但即使遵從父母學了某個專業,一段時間后發現不喜歡也會打退堂鼓,效果不會太好。
根據適合度去報考專業;報考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性格特點,比如說你是一個內向的人,但是特別喜歡新媒體方向,那一定要再三思量,畢竟這個專業跟你的適合度并不高,即使學了也可能找不到適合的工作。
根據所考專業報考;筆者個人認為,如果不是考上985、211大學,最好不要報大熱門和大冷門專業,飽和度和冷淡度都很強,畢業后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但如果靠的是名校就不需要糾結了,有名校光環在身,走到哪都是高尖端人才。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8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