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不積極。
“貪玩”是大部分初中生的真實寫照,很多家長也會說自己的孩子太貪玩了。明明制定了學習計劃,堅持不了幾天就被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明明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作業,總是拖拖拉拉,直到半夜才能寫完,這些現象說到底還是孩子的自控力不強造成的。
其實,提高學習積極性,根源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培養終歸需要一個過程,因此,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自己,都要有意識的樹立目標(如:學期目標或者以某人為超越目標)再為之努力,此外,每設定一個目標、實施一個計劃要有持之以恒的態度,只有端正態度、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靜下心來學習。
2、用功學卻看不到效果。
很多初中生看起來學習很用功,但是,學習效果卻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是學習沒有目的性,這會讓學習沒有計劃,想學哪學哪,容易讓學生出現惰性,雖然看起來在學,其實早已經“溜號”了。二是學習不注重方法,在各科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會講各種解題思路及方法,這些都是學哥學姐們積累的方法及經驗,因此,一定要認真掌握,才讓學習事半功倍。
3、容易偏科。
初中階段尤其是剛上初一的學生面對突然增多的學科,無法合理分配精力很容易偏科。成績好的很好,差的很差,短期看總成績并沒有太大的出入,但是,這為今后的學習埋了隱患。
因為偏科嚴重,會產生厭學心理,從某一刻會波及到所有學科,從而讓成績下滑。
偏科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擅長學科的學習經驗、學習方法、學習心得沿用到“弱科”,從主觀上接受弱科的事實,要知道由強變更強很難,但是由若變強卻很簡單。
4、看起來都會,做起來全錯。
“眼高手低”是對這種情況最形象的描述,不少學生平時學習很好,課后題看一遍基本上也覺得沒什么問題,老師提問也都能對答如流,但是一考試就錯的一塌糊涂,其實,根源還是基礎沒有掌握好,對于基礎知識不能靈活運用導致的。
在做題時,不能一味求快,或者只注重結果,要知道初中各學科要求有解題思路的步驟的。如果只注重結果,學習不求甚解,在考試時,只需要稍一變動,自己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因此,“錯”不可怕,可怕的是錯了以后還不能引起重視。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這也要求我們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多動筆,寫清解題步驟、解題思路,這樣才能避免“眼高手低”的情況。
5、基礎不牢,很難提高
有的學生成績一直處于中上等,怎么提高都上不去,根源是基礎不牢,在輔導初中生學習的過程中方法君發現基礎不牢幾乎是大部分學生的“病根”,學習是一環扣一環的,哪一環沒學好,勢必影響下一個環節的學習。
很多家長、學生給方法君留言問,基礎不牢怎么辦?首先,方法君告訴大家一個學習工具“課本”,這是初中所有知識的源泉,把課本掌握好了,基礎自然要牢固許多。看到不少學生做題還要現翻課本找公式、找定理,這樣做題效果肯定不好。在做題前一定要消化好課本上的知識,做題是為了更好的鞏固知識,并非為了做題而做題。
要想打牢基礎,就不得不說“預習”,通過預習能夠發掘自己此前學習的問題所在,通過預習能夠弄清接下來學習的要點,所以,預習在夯實基礎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夯實基礎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大家在學習時要溫故知新、穩扎穩打,才能在今后有更大的突破。
成績差不可怕,可怕的是輕言放棄,只要端正態度、找準目標、嚴格執行學習計劃、鞏固好基礎、擺正好心態,成績依然能提上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1953.html